近日,来自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五⑵中队的队员们在学校的组织与辅导员朱琳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对科学的好奇与渴望,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由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合肥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永不落幕的科普月2025年度活动”启动仪式。

  本次启动仪式的重磅环节是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素贞人造太阳新能源科学工作室领衔人张素贞博士带来的《人造太阳——点亮未来的能源之光》主题讲座。

  讲座伊始,张素贞以三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太阳的能量从哪来?什么是“人造太阳”?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现场同学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迅速被这些问题激发,纷纷举手回答。

  随后,张素贞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太阳的能量来源,揭开了“人造太阳”的神秘面纱。她指出,“人造太阳”就是一种利用核聚变技术产生能量的装置,其原理与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相似。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张博士进一步阐述了核聚变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应用前景,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在讲座尾声,张素贞还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和深度的问题,如“人造太阳”技术难关是什么、上亿度高温怎么控制、使用了哪些超导材料,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将讲座推向了高潮。张素贞则以她那广博的知识和耐心的态度,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每一次问答都是思维的碰撞,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同学们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每一项伟大成就的背后,都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活动最后,同学们排队找张素贞签名。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本次启动仪式和聆听张素贞博士的讲座,对“人造太阳”这一前沿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科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未来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核聚变能源的愿景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担当。今天的孩子们,未来将直面能源、环境等全球性挑战,作为学校和家庭,我们既要鼓励他们关注科技前沿,也要引导他们思考“科技向善”的意义。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些怀揣科学梦想的玫瑰学子们一定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始终坚持以教育强国战略为指引,将继续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新路径,让科技蓝点缀玫瑰红。

  编辑: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