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亳芜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树道德新风 扬端午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广告

  活动伊始,老师们向学生们讲述了端午节的起源和屈原的故事,带领大家领略了吃粽子、佩香囊、画额等各具特色的民风习俗。学生们在聆听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随后,在学校食堂内,师生们共同开展了包粽子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折叠粽叶、盛放馅料、压实包裹、捆绑绳子,一步步地完成了粽子的制作。每一个粽子都凝聚了孩子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佩香囊是端午佳节的习俗之一,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此次活动中,学生们在香囊内填充着驱蚊的香料,散发出阵阵清香,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画额作为端午节另一项传统习俗,也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体现。用雄黄酒在额头画出“王”字,既寓意着驱毒避邪,也象征着猛虎镇邪的力量。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负责人表示,此次以探究端午文化为载体的活动,学生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进一步培育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未来,学校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修梦茹 郑鹏)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