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为探讨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第五协作区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促进教育专业化成长。3月13日上午,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第五协作区在埇桥区蒿沟镇中心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体局副局长郭庆、武小舟,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第五协作区中心校校长、教研工作负责人和协作区初中物理教师6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邀请了宿州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宿州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吴洁琼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广告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体局副局长郭庆、武小舟,对第五协作区的工作机制、工作室活动、工作室考核、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协作区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提高工作实效,促进了校际间管理、教学、教研的紧密融合,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共有三个环节,首先由三位老师进行八年级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同课异构。宿州市教坛新星、宿州九中宿马北校汤平军老师以神奇的魔术“天女散花”为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进行试验,亲自感知物理知识的奥妙,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通过实验以及练习将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埇桥区苗庵镇中心学校的吴咏松老师由“猜想”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通过两次小组实验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实验,教师再进行演示,将物理知识与古诗词中的现象连接,拓展了思维方式,让本节课“活”了起来!

  宿州九中教育集团的吴洁琼老师从“吹乒乓球”的魔术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和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流速大,压强小”的知识点。并用“老鹰降低高度”“动车站安全线”“自制吸尘器”等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反复论证并总结出规律。

  接着,听课教师积极研讨。三位授课教师先进行了自我总结,随后听课物理教师们纷纷畅所欲言,去感悟、去交流,去共同成长。教师们一致认为三位教师课堂都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注重了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有趣、有用、高效的三节课。

  最后,安徽省教坛新星、宿州十一中教育集团陈宪军主任结合开课内容进行了点评,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教学”等方面内容,围绕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进行阐述,并结合课例,讲解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带给与会老师思考与启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授课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稳健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也为听课教师们搭建了经验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田野)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