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束夏梅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包外二小做课题成果孵化应用教研活动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阶段,积极探索数智教研新路径,落实课题研究新成效,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束夏梅教育名师工作室一直致力于“汉字育人”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作为合肥市束夏梅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基地校,将课题成果引入学校教研组,积极探索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新路径。为此, 2025年2月24日下午,包外二小语文组专题教研会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顺利召开,会议由何慧敏老师主持,束夏梅校长、教科室主任郑珠玉、语文组和学校各教研组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教育发展新方向
特色规划与数智成果展示教研
会议伊始,郑珠玉主任依据学校三年规划,介绍了学校发展的三大特色:党建、科技教育、数智教育方面的布局,为语文教学融入数智元素指明方向。同时,郑主任详细阐述数字教师的录课功能和AI反馈功能,让老师们看到数智技术为教学带来的创新可能。郑主任特别强调了束夏梅校长发表于《环球教育》的数智教研经验的文章,说明这是全校教师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彰显学校在数智教研领域的探索成果。随后,郑主任邀请束夏梅校长为各教研组赠送《环球教育》杂志,鼓励大家深入学习,汲取经验,助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平台应用讲座:开启数智教学大门
语文教研组组长周妍老师带来关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讲座。周老师从使用平台的必要性、平台丰富资源以及具体使用方法等多维度展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她指出,语文组在平台应用过程中,会秉持“小步稳扎抓重点,年级分头细落实,全员参与齐推进,赛课促用共提升”的策略,引导教师们将平台资源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为探索数智教研新路径提供了实操性指导。

专项课题推广:汉字育人双师课堂实践
合肥市束夏梅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安徽省教科院专项课题《基于国家平台的汉字育人双师课堂研实践研究》成果的推广、辐射活动,成为本次教研会的一大亮点。工作室的种子教师朋苏璐老师展示了课题组成果——基于国家平台的汉字育人配套书籍样章,通过具体课例展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具体使用方法,尤其是利用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展教学的创新应用,让老师们直观感受到数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与显著效果,为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课题理念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该样章致力于帮助老师和学生借助平台实现更精准的教学与高效学习,为落实课题研究新成效提供了有力的教学工具。作为工作室种子教师,从课堂互动模式的创新,到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朋老师的经验辐射,让课题成果在教研组深深扎根。

校长总结:明确教研方向
会议最后,束夏梅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教研必须紧密围绕教学实际问题,牢牢抓住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契机,深耕教研主题,将数智教研与课题研究切实融入日常教学,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强调,要让束夏梅教育名师工作室与学校教研组研究双向并轨,促进工作室成果转化,为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实现工作室和学校研究内容的无缝对接,不仅能让工作室成果落地生根,更能促进双方共同成长。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这种深度融合的教研模式,在语文组示范的基础上,向其他学科组拓展,引领全校教学水平迈向新高度,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本次包外二小语文组专题教研会,通过落实课题研究成果,积极探索数智教研新路径,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将在数智教育领域不断创新,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体验,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