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三中新桥初级中学在淮南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佳绩
5月24日,2025年淮南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举办。寿县第三中学教育集团新桥初级中学派出10名选手,由办公室主任时培春、教练员刘冰清带领参加了比赛。

比赛设置了“RIC机器人综合技能挑战”、“ENJOYAI人工智能挑战赛”、“‘芯’向未来人工智能普及赛”等多个项目,涵盖机械结构、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热点领域。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调试机器、编程指挥机器人完成运输、搭建等模拟场景任务,并能修改程序应对突发故障。


为参加此次竞赛,学校作了充分准备。刘冰清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组织同学们开展科创社团活动,带领大家学习组装机器人和机器人竞赛规则;然后从社团成员中选拔出10名选手:吕铭轩、纪闻远、王子涵、贾宇轩、孙浩然、吴同辉、李彧阳、邵雨欣(女)、黄锦浩、张郝文,备战机器人协同竞技赛项目。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刘冰清带领选手从巡线开始,到做单个任务,进而完成多任务练习,并进行模拟训练。

比赛紧张而激烈。场地被划分成多个竞技区域,地面铺着彩色防滑垫,四周立着醒目的比赛规则展板。新桥初级中学选手蹲在操作台前,他们的机器人闪烁着指示灯,蓄势待发。“比赛开始!”随着裁判哨响,机器人在选手指挥下,迅速启动,有条不紊地按程序逐一完成既定任务;对随机抽取的新任务,他们也能沉着应对,编程指挥,高质量协同闯关。比赛顺利结束,有4支队伍王子涵和吴同辉、张郝文和贾宇轩、李彧阳和吕铭轩、孙浩然和纪闻远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前3支队伍被推荐参加省赛。新桥初级中学的校旗在风中飘扬,一群少年围坐在机器人旁,眼中闪烁着比奖杯更亮的光芒。

从“对机器人感兴趣”到亲自动手编写代码并指挥机器人完成任务,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享受到了创新的乐趣,而且更加懂得了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选手们通过编程、设计和团队协作,激发了创新精神,提升了科技素养。吕铭轩同学表示:“比赛不仅考验技术,更锻炼了我们临场应变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机器人竞赛是STEM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能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学校将进一步在七年级开展科创暨机器人普及教育,打造该项目教育特色。(王海燕)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