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多维联动打造航天科普教育新范式
近日,在第10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以“星河铸剑 九天揽月”为主题,创新开展系列航天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云端课堂、专家讲座、科技实践课程等多元形式,将航天精神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播撒航天梦想的种子,以教育之力赋能未来科技人才成长。
一、云端启航:航天精神浸润童心
4月底,学校组织三年级14个班级798名学生共同参与“中国航天日”云端课堂。通过“星河铸剑 九天揽月”主题直播,孩子们“走进”中国航天博物馆,云游导弹武器展厅与运载火箭展厅,直观感受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课堂中,一枚枚导弹武器模型、一枚枚运载火箭的实物展示,配合专家对航天精神的生动解读,让孩子们深刻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内涵。
“原来火箭燃料的燃烧推力可以突破地球引力!”“导弹的研发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智慧结晶!”课堂上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航天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

二、专家引路:对话星空激发探索热忱
4月24日恰逢“中国航天日”,学校组织四、五、七年级100名学生来到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参加“我们为什么要向太空进发”主题讲座。由中心邀请的空军大校、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科普专家金国柱教授为学生们授课。金教授以“人类航空航天探索历程”为脉络,从太阳系到银河系,从古人观星到现代航天,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太空画卷。“火箭如何突破大气层?”“未来人类能否在月球建立基地?”……现场学生争相举手提问,专家的耐心解答与学生的奇思妙想碰撞出智慧火花,更点燃了孩子们“探索星辰大海”的使命感。




三、科技筑梦:动手实践点亮创新之光
24日下午,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特派4位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火箭——太空快递员》《飞越未来》两门特色科技课程,学生们通过制作碳酸火箭模型,直观感受“牛顿第三定律”在火箭升空中的作用;佩戴FPV飞行眼镜,化身“空中神经元”,在三维障碍赛道中完成精准操控。以“做中学”的方式深化航天科普教育。



四、家校共育:航天热忱延伸至家庭
活动的“热度”并未止步于校园。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地与家长一起观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下“火箭腾空而起”的瞬间。孩子们觉得特别震撼,为祖国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四10班时慕钦的家长感慨:“孩子回家反复讲述火箭原理,甚至用纸箱制作了‘探月火箭’模型,这种将课堂与生活结合的教育方式,真正让航天精神‘活’了起来。”

从云端课堂到实地实践,从知识传递到精神传承,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始终秉持“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成长”的科学教育理念,致力于为青少年搭建“仰望星空”的阶梯。正如学校校长陈炳炎所说:“每一颗航天种子的萌芽,都是未来科技强国的希望。我们期待通过教育的力量,让孩子们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中,成长为敢想、敢为、敢创的新时代追梦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动能!” (孙宜波)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