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24中小学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论坛有感
2024年3月29日,由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未来教育与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等多家部门联合举办的“2024中小学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论坛”,让我们见证了一场汇聚了众多教育界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科学教育成果的盛会。此次学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前培训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我们作为一线科学教师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29日上午8点,在参观完校园的“街头科技秀”后,论坛会议准时开幕。主办方代表上台致辞,强调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后,介绍了崇文学校组织开发的《创新实验室》的课程,九组获奖学生依次上台进行研究成果展示。同学们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会思考的脑袋,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究,并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体会到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下午,论坛进入了圆桌讨论环节,论坛围绕中小学教育如何“激发好奇心,培养未来人才、点亮科技强国梦想” 主题进行讨论,共同探寻科学教育的改革关键,共同畅想科学教育的发展图景, 共探创新人才衔接培养新模式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分别从企业家、校长和特级教师的方向给出建议。
优秀企业家从希望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方面给出建议:一是始终保持热爱和好奇心;二是AI时代对个人知识架构的全面要求;三是要有自己的创新,会使用新工具;四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校长和特级教师从如何做好双减中的科学加法的方向给出建议:一是小学科学必做的实践活动;二是做好准备,改变教学方式;三是力求把课程建成科学开放实验室。

30日全天,航天员大队的队长、清华大学的教授、各领域的教育专家分别进行了讲座。专家指出想象力是越过高山看到未知地带的能力,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翻山越岭进行探索的驱动力。高山是我们固有的知识,这些东西成了极大的障碍,而儿童没有固化思维,他们是天马行空的,不要人为的套上枷锁。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提问和喜欢玩耍,要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教育是大国博弈的阵地前沿,科学教育和科学课是有区别的,大的科学教育需要跨学科学习,要打破学科围墙、打破学校围墙,家、校、社会共同努力。

31日上午,参观了杭州5G创新谷,教育成为了生产力,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科学家品质的群体,是在未来用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人才。

论坛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我们相信,此次论坛的成果将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对积极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方略、新举措,构建科学教育新机制、新体系,塑造助力科学教育的新动能、新优势等发挥重要作用。(李本慧)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