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2022年民政答卷 用心用情保民生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临时救助资金救助9.56万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万人次;老年食堂(助餐点)服务超1163万人次……2月10日,记者从安徽省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省民政系统切实保民生、兜底线、救急难,取得明显成效。
1+8+N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设
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实行动态调整,2022年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增幅分别达到8.1%、6.6%和4.9%;筹集资金5.7亿元,为全省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200元至4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覆盖困难群众235万人。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2022年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18亿元,救助9.56万人次,救助标准较2021年提高3.1%、达到2285元/人次。
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7万人,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181.5万人,并建立起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为全省3.45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放监护补贴8000万元,蚌埠、亳州、安庆、宣城、六安、滁州6市建成地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万人次。省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投入使用,实现对255.1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17400名,在行政村(社区)设立“救急难”互助社3832个。
基本养老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老年食堂(助餐点)服务超1163万人次,超额完成任务,受到老年人普遍欢迎;按时完成215个县(区域)级特困供养机构建设,全年实施适老化改造13690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531户、新增村级养老服务站888个。
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更加完善
率先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全省2.5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关爱3.3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建成兼具“养治教康安”功能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22家,推动剩余60个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留守和困境儿童提供服务支持;16个市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查询制度的暂行办法》;筹集资金2190万元,为2979名孩子发放了每人最高10000元的补助资金。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作用显现
搭建富有安徽特色的“1+8”政策体系;省级行业协会商会引进投资项目152个,投资额近700亿元;去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省级商协会积极主办承办各类平行论坛、展会等活动,吸引省内外1400余家企业参与,现场签约或意向额达到452.5亿元;实施“聚社力·兴乡业”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善行安徽”行动走深走实
全省培育慈善组织345家、志愿服务组织824家,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1473个,开发社工专业岗位1.5万个,培养社工人才近10万人、持证社工2.3万人、注册志愿者超1300万人。广泛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5500多万元善款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记者 檀美玲)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 刘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