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芜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本报从今天起开设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芜湖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的“70年·芜湖印记”专栏,展现芜湖走过的光辉岁月。

  解放初期,芜湖百业凋零、经济萧条,物价飞涨,失业众多,民生困苦,新生政权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市委、市政府遵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打响了“为恢复国民经济实现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攻坚战。

  翻开《芜湖通史》,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芜湖,经济落后、工业薄弱,具有17万多人口的城市仅有新式工厂5家,加上一些公共服务性企业,基本上是一个以小商品经济为主体的消费型城市。而到了解放之初,芜湖更是百业凋敝,失业问题十分严重,很多市民食不果腹,几欲断炊,不少人家一日三餐以豆渣、野菜充饥。

  为解决失业、物价等社会突出问题,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带领芜湖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恢复经济,渡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时期;认真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通过各界代表会议的舞台,对私营工商业者进行了大量的政策宣传和细致的思想工作,澄清工商界的思想混乱,扭转工商界中的悲观失望情绪,树立起他们生产经营的信心。同时,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调整,给予私营工商业支持。正是通过一系列努力,至1950年5月下旬,芜湖市的经济开始好转。工厂相继复工,商业逐步复苏。就工人失业情况看,4、5月间约有失业工人9000人,至8月初举行登记,即降低到3000余人。

  依据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中共芜湖市委在没收本地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了5家国营企业;并对经济上处于困境、生产停滞或半停滞状态的民营企业,采取租赁投资和掺股的方式进行公私合营,成立了4家公私合营企业,统一归属市委新成立的中共企业党委领导,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同时,在企业中大力发动广大工人群众,努力恢复、扩大生产。据1949年6月的调查显示:迅速复工的企业有裕中纱厂、火柴厂、铁工厂、榨油厂、面粉厂等,同时复工的还有15家棉织作坊和120家粮食加工作坊。1950年又有1102户各类手工作坊相继复工,从而基本稳定了市场生活日用品的供给。

  为保证市区水电供应,军管会及时组织调运了煤炭供给电厂、水厂。为扶持私营企业,不使工人失业,市政府给予了必要的贷款。市政府设立了贸易公司,在皖南、皖北收购米麦,并供给农村需要的棉纱、农具,改善了城乡关系,促进了物价的稳定,同时也为工业贷款提供了保证。1949年5月10日,新成立的芜湖市人民政府,先后3次贷款给明远电灯公司,用于发电机组大修,整修640千瓦汽轮机叶片。至1951年,又修复了损坏的一部分汽轮机叶片,使机组发电量恢复到1450千瓦。1952年,明远电气公司在全市第一个实现公私合营,当年以公方投资为主建成皖南地区第一条35千伏、全长48。 2公里的马芜输电线路和芜湖市第一座35千伏小官山变电所并投产,将马鞍山电力引来芜湖,由此增大供电能力2000千伏安,且首次实现芜宁联网,结束了市内用电一直由单一电厂供电的历史,从而保证了全市民用和工业用电,全市电力工业从恢复进入加快发展的阶段。

  经过3年时间和多方面的努力,芜湖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并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2年底,市管有15家企业,他们分别是:纺织厂、面粉厂、水电公司、火柴厂、新华印刷厂、新中烟厂、铁工厂、榨油厂、农具修配厂、酒厂、窑厂、合作社米厂、新华锯木厂、加工库、建筑公司。据1952年底的数据统计,芜湖市工业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46.1%,其中轻工业占42.8%,重工业占3.3%。芜湖纺织厂被列为具有全国意义但规模不特大的厂矿,芜湖铁工厂、新中烟厂、火柴厂被列为具有地方意义而规模较大的厂矿。1952年与1950年相比,9种主要产品分别有较大幅度增长:电力为126.07%、自来水为135.05%、棉纱为172.28%、砖为3585.2%、大米为2177.49%、面粉为1151.6%、火柴为155.99%、卷烟为836.26%、植物油为150.4%。

  (责任编辑 牛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