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年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11月25日(周五),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市规划馆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宿州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张擎,市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和财金科副科长王翰林到会,向大家发布2022年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今年以来,在国家、省的指导和支持下,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一体推进,营商环境不断创优,信用水平持续提升。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月度监测评价中,宿州市始终排名全国261个地级市第一方阵,其中,2022年8月跃居全国第1位。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信用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推动信用法规制度标准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法制建设,将《宿州市社会信用条例》纳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推动高质量信用立法。宿州市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宿州市中心支行印发《宿州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发展方向,全面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印发《宿州市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宿州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任务清单》,编制《宿州市市级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2版)》《宿州市市级信用承诺事项(2022版)》《宿州市守信激励措施清单(2022版)》《宿州市失信惩戒措施清单(2022版)》,将信用信息归集、查询、共享、公开、应用以及信息安全保障和主体权益保护等纳入法制轨道。

  二是持续失信约束措施清理规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高质量完成清理规范工作,累计清理30条失信约束措施,其中修订11条,废止19条。今年以来,宿州市持续开展不当运用失信约束措施清理工作,实时监测,截至目前,信用措施全部于法于规有据。

  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全面开展

  一是完善信用平台建设。多次完善提升信用平台和门户网站功能,实时升级信用信息共享、信用协同监管、信用评价、联合奖惩等模块,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市、县区两级信用平台全部建成并完成对接,实现国家、省、市、县纵向到底,互联互通。市信用平台和门户网站被授予“2021年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特色平台网站”“2021年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示范平台网站”称号。在2022年全省观摩会评比活动中,宿州市荣获第4名,被推荐参加全国信用平台和门户网站观摩会。

  二是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开展全市信用信息归集专题会,建立数据归集共享月通报制度。截至11月中旬,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信用信息超5.5亿条,其中,信用承诺及履行情况信息超100万条,行政管理信息410余万条,纳税、水电气、不动产等特定信易贷信息超3100万条。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工作机制,防止“双公示”数据瞒报、错报、漏报。今年以来,归集上报“双公示”数据超23.8万条。

  三是推动信用核查和信用报告应用。根据信用查询嵌入业务全流程工作方案,完善信用查询嵌入政务服务网审批系统、工程建设审批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房产管理系统审批工作流程,实现逢办必查、逢报必查,截至目前,查询量超617万次。印发《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通知》,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领域应用信用报告,在政务服务大厅放置信用查询自助一体机,供企业与市民查询下载,截至目前,共下载信用报告2.9万份。

  信用监管水平持续增强

  一是推行信用承诺。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将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嵌入到政务服务审批平台办事流程中。截至目前,累计归集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信息超140万份,涉及主动公示型事项169个,行业自律型事项1个,信用修复型事项2259个,告知承诺事项2个,在17个部门中共实施了92项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事项,方便办事群众,缩短办事时间。

  二是加强分级分类监管。转发《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参考使用国家、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对监管对象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目前已在税务、海关、劳动保障、生态环境、水利建设、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粮食经营、邮政、安全生产、商务、卫生、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医疗保障、文化旅游、房地产经纪、房产开发、物业、社会组织、城市管理、教育、法律服务、治安管理等24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归集企业信用评价信息超129万条。

  三是实现联合奖惩闭环。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纳入市联合奖惩系统,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今年以来,查询量超232万次,产生并上报联合奖惩执行反馈信息404条。落实《宿州市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常态化修复机制。设立信用修复咨询窗口,开通线下信用修复咨询服务,发放信用修复流程宣传单近万份,引导企业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在线修复。明确专人专班每日进行信用修复审核,严格执行国家信用修复的标准和流程,避免超期审核与错误审核情况发生。2022年以来,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成功修复处罚264条。

  四是开展失信专项治理。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整治,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和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宿州市政务失信案件动态“清零”。印发《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治理工作的通知》,协同市中院、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市统计局、市交通局、市应急局、市文旅局、宿州海关等部门,开展严重失信主体治理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宿州市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数量(去除严重违法失信企业)1211家,占本行政区域内存续企业总量(122733家)的比例为0.99%,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市场主体数量2405家,占存续市场主体总量(572932家)比例为0.42%,均低于1%。

  信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信易贷”工作。印发《宿州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宿州市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宿发改财金〔2022〕152号),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缓释和共担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10月底,宿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27.21亿元,占中小微企业贷款1569.15亿元的比重为14.48%,其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28.71亿元,占小微企业贷款1061.39亿元的比重为12.13%。今年以来,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1317家。

  二是推广应用“信易贷”平台。已建成宿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宿州信易贷平台),提供从申请、自动信用查询,到授信、到放贷、到还款的闭环式融资服务。在2022年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观摩会评比活动中,宿州市信易贷平台荣获第3名。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全市18家银行机构和190家分支机构,已注册中小微企业5.1万家,授信总额790亿元,实际发放贷款金额679.4亿元。

  三是实施信用惠民便企工程。优化个人信用分“月季分”,在12个领域推出“信易+”产品服务,涵盖行、游、阅等多场景应用,服务群众,创新无政府补贴的信用激励机制,共提供查询服务近17万次,激励超1.3万次。前两届认定“诚信企业”94家,在全市范围内推动结果互认,促进信用应用落地。目前,第三届“诚信企业”正在认定中。

  五、城市信用建设积极推进

  一是创建国家信用示范城市。印发《宿州市2022年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宿信用办〔2022〕8号),完善健全创建信用示范城市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各相关单位创建任务及完成时限,有序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宿州市基本完成创建信用示范城市各项任务,正在进行国家评审。

  二是开展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委托中经网对宿州市4县1区、13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实时监测,对信用状况差的县区或行业提示和预警,实时调度,督促整改,确保城市信用排名稳居前列。今年以来,宿州市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指数得分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平均排名第9,稳居前20位。

  三是强化诚信文化建设。持续推进“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指导行业部门常态化开展3.15消费维权、6.14信用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活动超200次。成立宿州市信用协会,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积极向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及相关刊物定期推送信用稿件,大力宣传信用建设成果和经验做法,提升“信用宿州”影响力。

  2023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载体建设。在2021年、2022年参与示范城市创建的基础上,持续完善2023年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方案,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全面推动宿州市信用工作向行业、向应用领域深入,促进全市信用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是加快推动信易贷建设。落实《宿州市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推动纯信用贷款落地落实,赋能中小企业发展。完善宿州信易贷平台功能,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支持金融机构提升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

  三是全面归集信用信息。坚持月通报机制,确保信用信息目录数据归集全覆盖,“双公示”数据、5类行政管理数据应归尽归。加强纳税、水、气、社保、公积金、知识产权、仓储物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同履约等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

  四是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主动型、审批替代型、信用修复型承诺和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全覆盖。广泛应用信用评价结果开展差别化的信用监管,实现各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全覆盖。拓展联合奖惩系统技术嵌入领域,提升联合奖惩系统多样化功能,提供更便捷地查询应用渠道。对于重点关注名单主体,督促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信用修复。

  五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持续开展政府机构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实现政务失信案件“动态清零”。

  六是开展诚信教育。继续实施“诚信建设万里行”,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文化宣传。将信用教育培训班纳入干部教育计划。

  七是拓宽信用场景。创新信用产品和应用场景,在医疗养老、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旅游购物等领域创新“信易+”产品服务。推动政府部门对守信主体实施行政许可容缺办理、财政性资金优先支持、公共资源交易信用加分、日常监管减少频次等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和商业销售机构等市场服务机构为守信主体提供优惠和便利。

  八是抓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和营商环境评议。继续委托中经网实施信用监测,精准查摆问题,精准调度整改,确保城市监测排名始终保持全国前列。对照《为企优环境季度分析评议细则》,落实政务诚信度、商务诚信度指标各项任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强市建设。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施雅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