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吴夏仙是徽州区黄发小区居民,这个与尿毒症抗争了整整13年的女人生前作出一个特殊的身后安排:捐献角膜。7月18日,吴夏仙不幸病故。她的女儿作为这份特殊遗嘱的执行人,第一时间通知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市及徽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母亲尽快实现光明重生的遗愿。更难得的是,来了一屋子亲戚朋友,全都支持这一捐献义举。

  平静的等待

  吴夏仙走了,安详地躺在床上。身边的炉盆里,香越来越密,焚落一截截的香灰,燃起一缕缕的青烟,在昏暗的卧室里忽明忽暗,袅袅升腾。

  客厅里围坐着一屋子女人,有六七十岁的,有三四十岁的,都埋着头叠纸钱,弄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依循旧俗,这些纸钱会烧给吴夏仙,表达生者对逝者的哀悼。

  四方桌的上方,挂钟指向下午3点25分。“怎么人还没有到?”从屋外走进一名男子,满脸焦色,打破了一屋子的平静。女人们抬起头,发出附和声、嘀咕声。

  不过,听说要等的人坐的高铁下午3点15分才到黄山北站,而从黄山北站到吴夏仙住的黄发小区至少还有二三十分钟的车程,一屋子又重归平静。

  等待,还在继续。

  高尚的义举

  这是一个特殊日子,但对周莹来说更是一个极度悲痛的不幸日子。7月18日,罹患尿毒症长达13年的吴夏仙在家病故,与相依为命的女儿此生永别。

  “上午10点到10点半之间走的,走的时候很安详。”周莹告诉李瑜娟。作为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瑜娟的出现让她觉得,母亲的遗愿快要实现了。

  “我们先给你母亲上炷香。”走进卧室,李瑜娟按照当地风俗点燃三炷香,肃立合掌,平举在胸,向吴夏仙行鞠躬礼,以示哀悼,还有一份深深的敬意。李瑜娟说:“她是今年我市首例角膜捐献志愿者,这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义举。”此前,吴夏仙已和女儿商定,在自己去世后将角膜无偿捐献出来,让生命换一种方式延续。

  初念起于七八年前。周莹说,当时看电视看到捐献角膜的报道,便随口让母亲也这样做。“她不干,怕死后回来看不到路。”不过也就提了两三次,吴夏仙就转意了。

  生命的感恩

  是女儿的一句话触动了吴夏仙的心,“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对你这么好,你捐献眼角膜也算是一种感恩回报吧。”见证母亲与病魔抗争全过程的周莹言出肺腑。

  2003年7月,吴夏仙确诊患尿毒症,随后开始漫长无期的治疗。同年底,周莹的孩子出生。“头几年,真的很困难。”说到辛酸处,周莹眼圈一红。当时,医院的血透费用相当高,吴夏仙每周做两次血透,光自费部分每月就得掏好几千块钱。幸好有单位,社区也给予照顾,还有好心人帮忙,一家人总算没倒下。

  2009年前后,政府加大对尿毒症等特殊病种的政策倾斜,医保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每次自己只要掏100来块钱。”周莹说,母亲能撑到今天,全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感恩政府,回馈社会,让这对母女有了一份特殊的“契约”,一个是无偿捐献角膜的志愿者,一个成了遗愿的全权执行人,为了一个共同目的:让一双陌生的眼睛重见光明。

  因此,母亲去世后,周莹第一时间通知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市红十字会及徽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她心想,眼角膜摘取得越早,受捐者重见光明的希望越大。

  光明的重生

  再次注意挂钟,已是下午3点45分。两名陌生男女的到来结束了一屋子的等待。他们来自省红十字眼角膜库,手里提着急救箱和眼角膜库储运转运箱。

  向逝者表达尊重和敬意,签写捐献角膜志愿书,颁发安徽省红十字会印发的荣誉证书。吴夏仙的弟媳说:“这个事她讲起已经好多年了,我们大家都认为是好事。”

  9分钟后,急救箱和眼角膜库储运转运箱被拎进卧室。随后,周莹退出,关紧房门,倚在墙边。亲戚朋友们陪她一起等待,偶尔也猜说几句卧室里的事。

  下午4点12分,卧室门重新打开,周莹被叫进卧室。工作人员告诉她,眼角膜已成功摘取,将尽快送回合肥进行专业处理,估计很快就会移植到角膜患者身上。

  “中国约有400万名角膜盲患者,移植捐献获得的异体人角膜是主要的医治办法。”李瑜娟说,但全国捐献角膜的数量严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他们说会在今年冬至前把我母亲的名字刻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里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也会在冬至和清明这两天安排志愿者前去祭奠。”周莹说。

  母亲的光明重生之路即将启程,周莹动情地说:“孩子要是看不见东西,你说有多痛苦,比大人更痛苦。我希望妈妈的眼角膜能移植到孩子的身上,帮助孩子重新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作者:许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