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秋分后冷空气将日渐活跃,可谓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温度逐渐降低,要当心“凉燥”伤人,更要注意养生。健康饮食专家指出,应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种秋分养生食谱,一起来调养身体吧。

1、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萝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熟即成。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2、当归炖子鸡
原料:当归30克,小母鸡1只。
做法:将小母鸡宰杀去毛、去肚肠。将当归填入鸡腹,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3、甘蔗粥
原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甘蔗洗净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共入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煮成薄粥。
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宜于热症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症。
4、蜜饯双仁
原料:炒甜杏仁、炒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将炒甜杏仁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再加核桃仁,收汁,将干时加蜂蜜,拌匀至沸即可。
功效: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润燥。
5、天门冬粥
原料:天门冬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1.将天门冬捣碎,放入沙锅内,加水煎取浓汁,去渣;
2.将米洗净,连同煎汁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改为小火煮约30分钟成粥,用糖调味即成。
天门冬含天冬酞胺、黏液质等成分。近代研究证明,天冬酞胺有去除色素沉着的作用,与粳米共煮粥,具补中益气、益皮肤、悦颜色的作用。
功效:润肺生津、养肾补亏。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者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