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满目的石权
权就是秤砣。“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宣繁秋说,权即秤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就有了权。
日前,微博上一条有关源泉博物馆征集于歙县的曹家石权引起了很多人关注,这个石权和道光皇帝的老师曹振镛有一定关联。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源泉博物馆各类权是应有尽有。源泉博物馆馆长宣繁秋表示:为了给多方征集来的3000多件权以安身之所,他正准备建一所专题博物馆。
三千秤砣述说古代商贸史
记者一进入展厅,就被眼前形态各异、质地不同的各色秤砣弄花了眼。这是清代汉白玉如意石权,征集于北京大钟寺,形制规整,造型优美,为宫廷中所用。这是潘钦记石权,潘钦记可是中国最早的冶金业。这是清代小型瓷权、这是应天府的铁权……从实用权、名家权到象征意义的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宣繁秋介绍,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他收藏权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先后收藏的权已有3000多个,品种达上百种。这些权中八九成都和徽商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商贸发展史,也可充分展现古徽商的发家史。
最大的几百斤最小几克重
权除了实用,还是主人身份和权利的象征。因为石权谐音“实权”,所以有“实权在握”、“称心如意”之意。徽商做生意时也会将自己的姓氏或者堂号雕刻于石权之上,放置于商号之中,一来镇店,表明身家,二来也是对自己商号诚信经营的一种表现。这些权中,有重达几百斤的石权,也有重量只有几克的铜权,最早的有西晋铁权,晚的则至明清。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似馒头、有的似瓜果、有的则四四方方。宣总说,他可以说是目前全国私人收藏权数目最多、品种最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