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太守宴”,源于北宋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宋朝是一个具有别样魅力的朝代,尤其是北宋的文人官员,他们深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理,官做得好,宽严有度的治政之外,超然洒脱,富有生活情趣。著名的《西园雅集图》描绘了神宗元丰年间,王诜邀请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一场游园聚会,类于兰亭雅集。米芾为此图作记云:“水石潺潺,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
欧阳修喜欢这种文人雅集,呼朋引伴,宴请宾客,联诗斗酒。年轻时“曾是洛阳花下客”,到了地僻民安的滁州,更是满血复活。他为政宽简,公干之余便优游山水,访古探奇,吟诗作文;也常与田夫野老为伴,以木石清音为伍,畅饮酿泉之酒,品尝山肴野蔌,其乐陶陶。他主导修筑醉翁亭、丰乐亭、醒心亭,开发山谷幽泉,手植梅树、芍药等佳木美草。醉翁亭如轻盈的飞鸟,凌于让泉之上;丰乐亭位于丰山之谷,三面竹岭环抱,其间有泉,泉上佳木葱茏。此两处建筑既为山行者遮阳挡雨,提供休憩,也是欧公观赏山水、聚会宴饮之处。
欧公的手植梅树,历风雨千载,依然吐香如故。每年三月,醉翁亭内这株“千年欧梅”惊艳绽放,老树虬枝,繁花如雪,层层叠叠,那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意境,伞一样铺满庭院。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太守邀文友嘉宾、同僚下属游览琅琊胜景,宾主溪涧逮鱼摸虾捉山蟹、山上林中采摘野果野蔌,或就地烹煮或借炊山野人家,大家围席而坐,推杯换盏,吟诗作对,盛大的太守宴就开始了。太守宴中美酒美食,自然来自滁州本土原生态风物。滁州,江畔淮左,山清水秀,稻香鱼肥,物产丰饶。今天的明光老酒,秦栏卤鹅、雷官板鸭、女山湖大闸蟹、管坝牛肉、池河梅白鱼、炉桥桥尾、凤阳酿豆腐、琅琊酥糖……不胜枚举的美食,想来都是当年独具特色的“山肴野蔌”吧。
当然,欧阳修的太守宴不止于美酒佳肴,还有更重要的山水之趣、“醉”“乐”之意:有宴席边滁人的游赏之乐:“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有嘉宾僚属的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没有乐器伴奏,却有山中禽鸟和鸣;没有宫廷宴饮的奢华,却有流觞曲水的雅趣,有猜拳射弈的欢畅;山水之间,庙堂近远,醉翁亭中杯不空,这样一场山林间的雅集,太守怎能不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于禽鸟山林之乐,醉于滁人宴游之乐,醉于太守之乐其乐,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欧公的快意中裹挟着的是对滁州山水小城乡野民情的眷恋和沉醉;太守宴之“意”,是太守与滁人、嘉宾共享美酒、美食、美景的一场醉意山水、与民同乐的雅集之乐。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庆历八年,欧阳修离开滁州赴扬州任太守,他将这种“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与民同乐”的雅集之“醉”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扬州至今还流传着欧阳修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典故。
今天的滁州欧公后人,根据《醉翁亭记》醉意山水、与民同乐的雅集之意,创造性发掘了滁州“太守宴”的美食文化意蕴,推出了“五彩丰乐、非丝非竹、风霜高洁、暮色琅琊”等诗情画意的美食系列。这既是一种美食融于山水、人文的文化传承,也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精神传承吧。
文:王连侠
图:李虎、杨春惠、何红安、张丽、杨顺宁
来源:安徽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