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屯溪老大桥300多岁石灰与奇特的铁锭!

  12月20日,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屯溪老大桥(镇海桥)施工现场,工人如常作业。

  老大桥第四个桥墩,也就是水毁时保存最完整的桥墩(分水尖),开始进行保护性拆除。

  据了解,这个桥墩以及第二、第三号桥墩,均为清代康熙年间所建,因此,对古桥桥墩基础工艺、建造技艺等有考古作用,比如桥墩内除了“铁蜈蚣”还有没有其他特殊意义物件,桥基是否多层松木与梅花桩构成。

  屯溪老大桥修缮工程技术负责人姚顺涞爬到第四个桥墩的平台,查看海墁层下一层厚约300mm的封土层。这是采用的生石灰层封土,是防止植物树木根系延伸进桥分水尖石缝里面,造成危害。石灰壳也起到了防水渗透作用。

  这些石灰封土层,也是传统建筑工艺之一,桥墩石灰层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对保护老大桥桥墩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在老大桥修缮过程中,也将用到石灰。

  今天,老大桥桩基施工在继续,打桩机打出数米深的桩井后,将钢筋笼吊入井内,然后浇筑水泥。这项工程完工后,将在桩基之上做承台施工。

  据知,这是考虑到原松木基础未落到持力层,极端水文条件下安全性薄弱,加上90年维修的墩身护角底部被冲空,护脚多处断裂,因此基础部分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混凝土承台。墩身及桥面仍采用原砌体结构,但墩身内部设置加强措施,从承台起增加混凝土结构柱,墩身砌体结合结构柱一起,保证桥体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

  在老大桥石料构件中,经常能发现这种造型奇特的铁锭,铁锭有大有小,还有工字型的。从项目部存放室看到,这种明清以来的铁锭有40多个,都是用于老大桥桥墩、分水尖等部位的石料构件间连接固定作用。目前,已经根据老铁锭的模样,定制了一批新的铁锭,在修缮桥梁时使用。(来源:新安眼)

  (责任编辑 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