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蔬菜”成了大产业

  这几年,望江县杨湾镇丰乐村的蔬菜生意越做越大,从过去“小有规模”到如今“远近皆知”,销售足迹遍及全国多地,丰乐村也因此成了有名的“蔬菜村”。该村现有蔬菜种植基地3400多亩,年产蔬菜万余吨,产值达四千万元以上。小蔬菜成了村民致富的大产业。

  金秋十月,走进丰乐村,田野中成方连片的大棚里,处处皆是忙着种菜的身影。“现在栽种的莴笋、包菜、西蓝花、茄子等,到春节前后正好上市,能卖个好价钱。”丰乐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贵才介绍,丰乐村以“春提早栽,秋延后栽”为生产理念,什么时候该种什么蔬菜,他在了解市场行情并与望江县蔬菜协会的成员们商量后,会提前做好规划,并告知村里的菜农们。

  “今年村里的主打品种是莴笋,村里还聘请了莴笋技术员,给我们发了莴笋种子,我自己育的苗,看这长势多好。”正在自家大棚里忙着栽种莴笋的贫困户萧月说,种菜跟着合作社走,不但能得到品种指导、技术支持,还不愁销路。到收获时,他只需把采摘好的蔬菜放在马路边,直接有大货车来拉。

  丰乐村南临长江、北靠华阳河,临近吉水码头。在上世纪50年代,村里就有人种植蔬菜,拿到吉水去卖,那时蔬菜种植已小有规模。然而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道路交通的发展,水运优势不再,分散种植的模式也不再适应新形势,加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土地抛荒随之增长。

  “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土地集中,聚块成片,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愿再种植蔬菜的菜农,可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蔬菜的散户则可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邓贵才说,从传统家庭分散式种植,转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着实让村民们看到了新希望。

  “我以前种菜,有七八亩地,但什么菜都不敢种多,一年也就只能挣个几千元。现在把地租给合作社,租金一亩600元,我到合作社务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比自己种菜收入高。”村民龚任玉说。

  加入了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萧月,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将竹棚换成了钢管大棚,如今已建有20栋蔬菜大棚。他说:“现在啊,我只管把菜种好,剩下的就等着数钱啦。”

  如今,丰乐村已有蔬菜产业基地3400余亩,其中莲藕种植1000余亩,茭白种植100余亩,露天蔬菜2000余亩,大棚蔬菜种植300余座。蔬菜品种也由当初的大蒜、白菜等发展到辣椒、毛豆、莲藕、茭白等各类时鲜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另外,还种植有草莓、黄桃、西瓜、葡萄等各类瓜果,年产蔬菜瓜果万余吨。

  “接下来,在继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规模的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延伸蔬菜产业链。”丰乐村第一书记刘先阳说,丰乐村的蔬菜加工厂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村里还在规划建设旅游接待中心,拟借助千亩荷塘、水果采摘,招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朱颖瑶)

  来源:安庆新闻网

  (责任编辑 王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