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小麦赤霉病是严重威胁安徽省小麦生产的重大流行性病害,一旦大面积发生,将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和品质严重降低,影响小麦收储和农民增收。

  近日,为保障小麦生产与质量安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在总结近年来小麦赤霉病防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安徽省2019-2020年度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意见》。

  《意见》提出“调结构、优品种、减菌源、阻侵染、控为害”的技术路线,从秋种入手,推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并举,把小麦赤霉病防控贯穿于小麦生产全过程。

  在小麦种植布局上进行优化,稳定沿淮淮北主产区小麦种植,积极倡导沿江地区改植油苹绿肥等作物。调整耕作制度,淮北地区扩大“小麦——大豆”小麦——甘薯”“小麦——蔬菜”等模式,沿江地区扩大“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蔬菜”等模式,继续开展“水稻一马铃薯”种植模式试点。

  在品种结构上进行优化,推广应用抗(耐)性较强的品种。沿淮淮北压缩高感品种面积,淮河以南压缩中感品种面积,全面提升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同时,兼顾选择对小麦白粉病、锈病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同时推进机械深翻,减少菌源。推广健身栽培,适期早播,减轻病菌后期侵染,实施种子处理。开展药剂防治,加强烘干处理。

  在技术措施之外,《意见》还提出,大力推进以全程承包为主、代防代治为辅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示范组织。加强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技术培训。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外出务工农户、缺少劳力户和困难户代防代治,提高赤霉病防治覆盖率。(记者 彭旖旎)

  (责任编辑  牛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