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月15日电(汪瑞华 张俊)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是残疾人及其家属的迫切期望。在今年的安徽省两会上,给聋哑、智障以及肢体障碍等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提升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成了不少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统计显示,目前安徽省各类残疾人总数超过400万人,其中智残、肢残和精神残疾三类重度残疾人占比较高,占16岁以上领证残疾人的40%左右。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虽然安徽省各地先后建立了托养服务机构,为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但现有托养机构的安置能力与残疾人实际托养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安徽省政协委员洪爱敏介绍,尤其是智残、肢残、精神残疾的托养问题最为突出,目前进入各类养老或小型托养机构的尚不足5%。

  通过调查,洪爱敏发现多数重度、无自理能力的困难残疾人,对长期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服务的需求很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托养服务机构多以养老服务和小型民办为主,绝大部分处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层次,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残疾人托养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离“应托尽托”目标差距甚远。

  洪爱敏建议,应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全省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托养服务体系。同时,建议参照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帮扶系列,或比照民政部门扶持养老机构按床位补贴政策予以机构建设或租赁资金支持。

  她认为,加大对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是补齐短板的有效手段。政府可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托养机构定期实际托养的残疾人数给予运营补助经费,同时,支持各类公益机构、民营资本进入残疾人托养机构服务领域。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责任编辑  牛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