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友艺

  彩虹石竹、红叶石楠、红枫、欧洲蓝剑柏、彩叶女贞、火焰南天竹……虽说已是数九寒冬,程玉强的朋友圈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姹紫嫣红。这位去年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今年刚踏上创业之旅就初尝用知识和技能收获的成功喜悦。小程的学弟学妹们表现也不赖。不久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的一次专场招聘会再次上演“抢人大战”。

  刚刚走出校门为什么就能创业成功?这里的毕业生为啥如此抢手?程玉强把原因归结到了学校里的园艺技术实训基地。他告诉记者,早在大一刚进校时,他就参加了“实训部”,“虽然实训部只是个学生组织,但是学校会将总计2000多平方的实训温室大棚统统交给我们学生来管理和使用。课堂上老师带着学,课后我就自己在大棚里做实验,很快就掌握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事实上,小程也正是在这栋实训大棚里挖到了创业“第一桶金”。

  早在上学时,小程就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到很多园林园艺企业在种植欧石竹时普遍运用分株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盆苗只能分出几盆,产出率不高”。回校后,小程运用课堂上的知识在学校大棚里捣鼓着用枝条扦插的方法种植,很快便取得了成功。“一盆苗一下子能插几十盆,产出率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创业伊始,小程就是靠着品质好、售价低、大批量的欧石竹一下子打开了市场,从此搭上了成功的快车。

  让小程的创业梦想顺利起航的实训大棚就坐落在学校的东南一角。即使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天,这里依旧是学校里人气最旺的地方。记者走进大棚时看到,大一新生孙远登正在高年级学长的指导下,在大棚外给一批多肉植物换盆。大二的褚承启在大棚里则悉心照料着刚刚冒出小芽儿的西府海棠。这位将大把课余时间交给植物的女孩儿告诉记者,学校的大棚全部交给学生管理养护,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高年级的学长和老师,还能把所学知识全部在大棚里进行实践,自己对养护植越来越喜欢,也越来越“上手”。而她的这份获得感正是园林园艺学院负责人朱志国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运营维护这片上千平方米温室的初衷。

  朱志国告诉记者,学院由实训部这样的学生组织通过年年招新的形式,老生带新生、互帮互学,负责大棚植物的管理养护。“用大棚里的生产实践去验证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现在大棚里的每一株绿苗、每一棵小树、每一盆多肉、每一朵鲜花,都由学生自己亲手栽种、养护、管理。”放眼望去,这栋藏身校园的温室大棚在学生们的齐心打理下满眼绿意,一片葱茏,仿佛春天从未离开。

  据介绍,作为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园艺技术实训基地,基地目前拥有全自动智能温室1000平方米,内有大小盆栽200余种3000多盆,连栋温室1500平方米,种植有幸福树、非洲茉莉、八角金盘、千年木、沙漠玫瑰等大型室内盆栽150余种2000多盆。“就连学院里办公和教学区里摆放的绿植也全部来自这里,都是孩子们自己种的。”

  对程玉强来说,实训大棚不仅实实在在锻炼了技能,而且让自己在走出校门前就已经对园林园艺行业从设计到生产全流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市场也有粗浅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创业时因此少走了不少弯路”。

  朱志国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对技术技能的培训,而我们高职院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从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入手,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共赢的良好局面。“比如在大棚运营过程中,学校将专业课、校园文化融入其中,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对精湛技艺追求的精神与态度。再比如,我们办公场地的绿化使用学生自己种植养护的绿植,就是要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出工匠精神。”

  短短几年来,该院园艺技术和园林技术专业分别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安徽省特色专业。近三年来,该院系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很多像程玉强这样的优秀毕业生成功创业。鲁班、大浦等一批优质企业与该院建立长期人才合作关系。

  来源:芜湖日报

  (责任编辑 邓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