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付昌斌,既是宁安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3号墩架子队的工班长,又是一位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两年多来,他坚守工地,认真做好安全工作,还记下了17本安全日志,管住了身边安全的“一片天”。5月1日,记者走进了大桥的施工现场,近距离体会了付昌斌的“群安员”生活。
自编“安全三字经”
“安全三字经”:“农民工,仔细听;安全经,要记清;进工地,有规定;安全帽,要戴正;戴不好,把头碰;出了事,悔终身……”这是付昌斌自编的“安全三字经”。5月1日,800多名工程建设者主动放弃“五一”小长假休息,坚守宁安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工地加班加点施工。付昌斌当着大伙的面,把它又背诵了一遍。
与以往一样,当天他仍是第一个爬上大桥3号墩的施工现场,所做的头一件事便是站在入口,检查施工人员的安全帽和安全带是否装备好,并在班前叮嘱当天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工友被染“认真劲”
2009年,宁安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开工后,付昌斌就当起了安庆项目部3号墩架子队工班长。2010年元月,他又被聘为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二分部项目部的党工委副书记姚华说,付昌斌自编的“安全三字经”,如今不仅被施工人员记在心上,还被大家自觉付诸行动。
“凡进入3号墩施工现场的员工,必须穿好救生衣、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佩戴工作牌等。”付昌斌说,自己的主要工作是紧盯现场,督查每位员工是否按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栏杆扶手的油漆,安全标语标志的张贴维护,钻孔桩孔位的安全网加盖,空压机的废油弃油回收清洗……每发现一个不规范行为,付昌斌总要上前制止。
每天写“安全日志”
白天不放过每一个安全细节,每天晚上付昌斌还给自己定下了安全检查、工地卫生等18项工作,看看还有哪些遗漏,记录安全日志。“圆钢起吊一半时,钢丝绳就开始滑落,紧急叫停。大家一起研究,最后在底部制作了一个兜,把圆钢扎紧后起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像这样的安全日志,从2010年初开始,付昌斌足足写了17大本。他说,作为一名“群安员”,平时要多学安全知识,工作中要多观察,多一份责任心,这样安全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中铁大桥局宁安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工程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安全生产总监赵进文说,付昌斌当上“群安员”以来,在施工现场发现并纠正“三违”行为数十起,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数十条。
吴峰 本报记者 蒋六乔 摄影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