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一纸写得歪歪扭扭的留言,又一次成为讨伐熊孩子的导火线。

  “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给吃东西,又不给孩子跑啊,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不行吗!!!观众不是上帝吗!!!孩子就不是吗?!管得也太多了吧!!!”

  事件在自媒体空间里发酵之后,机构媒体做了跟进,甚至有人喊出“把孩子赶出博物馆”。

  但是,博物馆真有这么多“熊孩子”吗?对着一纸没有5W的留言“看图说话”,将博物馆里的“熊孩子”当成一个普遍性现象来大加讨伐,是不是情绪化的舆论场失焦?

  博物馆里的孩子表现如何呢?我自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几年,我带着我家的小孩子逛了各地方不下50家博物馆,既有国家级、省级的大型博物馆,也有市级颇具地方特色的博物馆,还有地铁、公安、汽车等专业博物馆。我的感觉是,大体上小朋友们在博物馆里还算文明,能够认真看展品,奔跑、打闹、大声喧哗的并不多见。

  其一,愿意带孩子来博物馆的家庭,已经实现了一轮筛选,不会是对展览特别不感兴趣的 。今年大年初二,我带小朋友到福州马尾的船政博物馆,原以为在春节这个景点会相当“冷门”,但是依然人流如织,甚至有的展馆颇为拥挤。其二,现在博物馆管理相当规范,工作人员、志愿者都会及时出来制止、疏导不文明和馆内不允许的行为。

  我见过的博物馆最喧嚣的时候,并不是家长管不了无法无天的熊孩子,而是一些地方硬性规定中小学生需要到博物馆去刷课外活动的卡,结果导致一些没有心思来看展览的小朋友们,一窝蜂地挤在了博物馆里面,叽叽喳喳、奔跑、捉迷藏,本来他们就不是来看展览的,他们是来“领任务”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校组织孩子到博物馆春游、秋游,小朋友多了就容易“人来疯”,如果老师管理不力,就容易乱套。2016年,一位就职于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网友就晒过:一群来自北京城区某小学的孩子在博物馆的圈椅上就餐之后,留下一堆垃圾,当时也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总之,对“孩子和博物馆”的话题不应带有偏见,自带节奏,臆想两者的水火不容。

  “展品不让摸”,摸了当然是不文明行为,应该批评。但也不要上纲上线到“博物馆与孩子调性不符”的程度。从国际潮流来说,“可触摸展品”比例正渐渐增加。博物馆品类繁多,展品不仅仅只有易碎、怕脏、怕光的文物,像汽车、铁路之类博物馆,更强调沉浸式体验。

  这几天,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展,主办方专门拿出出水文物设置了瓷器体验区,观众可以亲手摸一摸、掂一掂300多年前的青花瓷。这种亲密接触很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志业的选择。

  其实,现在博物馆的布展更强调参与性、互动性,寓教于乐,比如,广州地铁博物馆就有让小朋友体验开地铁列车的三D驾驶室,几乎就是一个“儿童乐园”了。

  至于小朋友在博物馆里吃东西,也得具体分析,有的博物馆本身就设有咖啡吧,乃至食堂。管理方要做的是疏导观众到规定区域就餐。事实上,博物馆(特别是地处郊外的大型博物馆)在规划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观众就餐问题,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位于上海远郊滴水湖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就专门辟有上千平方米的休闲区+就餐区。

  “逛博物馆的孩子不会变坏”,博物馆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事实上,孩子们在博物馆里表现大体还是文明的,“熊孩子”只是个别现象,本来进博物馆就是一道筛选门槛。

  舆论场的关注度应该和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呈正比,否则就成了没有意义的口水战、吐槽狂欢。对一段偏激的留言“看图说话”,臆想出“熊孩子”是普遍现象,甚至喊出“孩子滚出博物馆”,这与事实不符。还得警惕有人把仇童、恐老、地域炮当成刷流量的“吉祥三宝”。

  博物馆当然不是游乐场,不是让孩子解放天性的地方,不文明的举动必须纠正,但以为博物馆就必须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和未成年人格格不入,恐怕本身就是对博物馆有什么误解。

  (责任编辑  牛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