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那天,路过我们标准化考场监控大屏的老师,都忍不住在屏幕上找找他,想看看那个要来我们医专学口腔医学的中科大博士,看他来没来考试,看他长什么样!”安徽医学高等专业学校的老师们笑着说。在正进行的安徽省2019年分类考试招生中,安徽医专的考生中,来了一位中国科大的博士毕业生!4月17日上午,在安徽医专的图书馆,正忙着高考体检的朱骏(化名)同学抽空来到学校,跟大家聊聊他是怎么想的。

  学霸就是学霸 省考考满分,校考也是最高分

  “他报名的时候我们就很惊讶,一位1985年的社会考生,报名信息填的是高中学历,想念口腔医学专业,省考考了满分300分,这个成绩是很罕见的。后来一聊天,发现竟然是一位博士!”安徽医专的老师说。

  参加过分类考试的考生们都知道,省考考的是文化课,校考则是职业适应性考试,测试考生基本素养,不仅含有高中阶段知识,也含有价值观、世界观、职业兴趣等等。“校考的题目量好大,我有点担心不一定能考上。如果分类考试没考上,过两个月高考我再来考咱们学校!”朱骏当时这样说。老师们记得,校考的考场上,他全程埋头做题,特别认真,也没有提前交卷。

  就这两天,校考成绩出来了,这位2013年博士毕业的考生,考了278分,也是最高分。

  “上一次参加高考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次我也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买了书自己看的。”朱骏说。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他这个湖北考生是660多分考上了中国科大,从此与合肥结缘。

  不为学历而学 金融博士要读个口腔医学专科

  在中国科大求学期间,朱骏本科读的是数学专业,研究生和博士又攻读了金融工程专业。为什么会“跨专业”到口腔医学?

  “我的岳父和爱人都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我的爱人做口腔正畸,我由衷觉得把一口不那么美观的牙变得漂亮又整齐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朱骏说,另一方面是自己兴趣比较广泛,平时就对历史和医学等学科非常感兴趣,去年知道有这个分类考试后,就决定往口腔医学方向试一试。

  朱骏说,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一家银行和一家科技企业工作。“比如我的第一份工作,真正能够用到大学期间尤其是研究生、博士阶段学到的知识并不多,博士阶段更侧重培养人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我之前学的专业也不会因为学了新专业而‘丢掉’,口腔医学和我现在在做的人工智能等也是有交叉的,所以,虽然跨专业,但我觉得并不冲突。”

  对于学历,朱骏表示,考虑更多的是职业前景和专业喜好,早已不需要为了学历而学。

  如果体检顺利,朱骏将被安徽医专录取,需要全日制在校学习三年,他表示,会和现在的公司商量看能否兼职,“如果不行的话,我会离职来专心学业。”大家也好奇地问朱骏,医学学生都有一门必修基础课——解剖学,他会不会害怕?“这个我还真的问过我爱人,她说解剖学不可怕,一定要好好学、打好基础,我现在已经开始预习医学专业课的书了!”朱骏说。

  ■观点

  “靠手艺吃饭” 很踏实的追求

  如果不能兼职,博士朱骏将会离开现在工作的科技公司,专心去安徽医专读口腔学。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说明了什么呢?

  对此,安大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丢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博士转而报考专科学校希望学习一门技术,背后反映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朱骏曾经的工作可谓“白领”,如今却希望学习一门技术成为“蓝领”,这说明我们平常认为的“白领”就令人羡慕、“白领”比“蓝领”优越,这样的观点值得推敲。“博士的离去,说明‘白领’并不一定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许在朱骏看来,他选择学习一门技术,未来靠自己的手艺吃饭同样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比曾经更好。”

  王云飞分析说,如今高校毕业生存在着就业压力,各行各业提供的“白领”岗位并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当岗位不够时,也许你是名校毕业,学术造诣再深,也未必能找到理想的职业,相反成为蓝领,靠一门技术生活也许更好,这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社会对技术工人、工匠精神的提倡和理解。”

  此外,许多中国父母还在传统地认为,让孩子上名校、考上好大学,便拥有更好的出路。而父母亲持有这样的观点应该好好反思了,时代在变,社会的需要才是最终的决定作用,学习一门专业技能,靠技术吃饭也同样应该受到尊重。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高中、大学两个阶段都有一个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分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应尝试进一步改革、完善。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许家权

  (责任编辑 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