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可以代拿药,挂号还得自己来
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放着一个醒目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医院可以提供的无偿便民服务:剪刀、纸和笔、针线盒,还可提供公交路线,并可代行动不便者缴费、取药。如果需要,老人还可以在导医台找到面巾纸和水杯。但是即使可以有人帮取药,但排队挂号、缴费这事儿还是得老人自己来。
“现在挂号、缴费都很方便。你就诊卡里要是有钱,可以直接去自助机那里挂号、缴费;要是没有就诊卡,带银行卡和患者本人身份证的话,也可以直接在我们这里的签约挂号机上挂号。”虽然工作人员极力“推销”,省立医院门诊大厅里的签约挂号机却与老人“绝缘”。记者在一旁观察了近半个小时,只有一位老先生在导医的协助下用自助机挂了号。
“有再多的自助机也没用呀,我们老年人不会用,再说眼睛也看不清。”61岁的陈梦生老人在排队等待挂个专家号,在他的前面还有10个人。他不时抬头看看电子大屏幕上显示的剩余号源,“不知道轮到我的时候还有没有号。”
银行:老年人盼设专门服务窗口
连续几日来,记者走访了省城各大银行网点,探访银行对老年人的服务优待情况。记者首先来到三孝口附近的几家银行网点,一个个服务窗口都很忙碌,但没有一个是为老年人专门设立的。
在三孝口某银行等候办理业务的王长林老人告诉记者:“我就是办理开卡业务,等了快一个小时了。”记者留意到,银行的等候区座位上还坐着好几位老人。
该银行的一位大堂经理告诉记者,目前银行还没有要求设立专门的老年人服务窗口,不过只要有老年人前来办理业务,他们都会热心为他们解答各种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之后,记者又来到北一环财富广场附近的几家银行网点,这些银行网点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年服务窗口,但在每个服务窗口旁均配备了老花镜和签字笔,以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
正在财富广场附近某银行办理业务的张传寿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患有高血压,难以承受长时间排队的“折磨”。张传寿老人还说,虽然自动取款机很方便,但大多数老人都不会使用,也不太放心,所以他特别希望银行能够设立专门的老年人服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