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把本地火龙果加入“购物车”

  立冬已过,颍东区枣庄镇齐力家庭农场温室大棚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番令人讶异的光景:一条条仙人掌形状的藤蔓郁郁葱葱,一颗颗色泽鲜艳、果形饱满的火龙果点缀其间、成熟待摘,让人瞧着着实新鲜。

  “这一季的火龙果基本采摘结束,留这一棚准备过几天参加展销活动。”农场负责人张俊告诉记者,9月初开始,火龙果陆续成熟采摘,基本15至20天就能采摘一批,亩产6000斤左右,每亩收入上万元。

  本该属于热带的水果在本地扎根结果,张俊可没少下功夫。

  40岁出头的张俊一直在外务工,前几年因父母身体原因,决定返乡侍奉双亲,并琢磨着在家门口谋个营生。2018年初,经朋友介绍,火龙果可观的市场前景让张俊动了心。“火龙果当年种当年挂果,而且可连续采摘20年。”打定主意,他投资20多万元,建设5个大棚,开始种植台湾红心火龙果。

  让张俊没想到的是,一腔热血却换来一盆冷水泼头。“火龙果苗对生长温度要求严格,一般要控制在20至35摄氏度,一旦温度过低,就容易受冻。加之初期大棚太低,没法加小拱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苗子被冻死。”

  吃一堑,长一智。张俊并未气馁,而是更加用心钻研种植技术,补种新苗。田间刚有绿意,又起波澜。去年6月,一场暴风雨把张俊的火龙果大棚全部掀翻,损失严重。

  所有心血付之东流,要放弃吗?“从头再来!”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张俊撸起袖子、挽起裤腿,扎在基地整修大棚。

  在家人的帮助和支持下,新棚很快建好了。经过精心培育和管护,今年齐力农场的火龙果终于挂果。因在种植时使用羊粪、豆饼等肥料,结出的火龙果皮薄、水分足、特别甜。

  “个头不小,大的一斤多,味道真不错!”11月13日,慕名前往农场采摘火龙果的市民赞不绝口,“平时都在超市里买火龙果,没想到阜阳本地也有种的,吃着更新鲜。”

  敢闯敢干,张俊不仅实现了创业梦想,还带动村里3名脱贫户到种植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7000多元。年底前,他计划再新建几个大棚,并把火龙果种植技术传授给有发展意愿的乡亲,让大家一起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来源:阜阳日报

  (责任编辑 王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