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制图:王煜岑海报制图:王煜岑
 店员拣货 店员拣货
线上蔬果售卖区线上蔬果售卖区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送菜上门”服务成了很多家庭依赖的购物方式。一袋生鲜产品,怎么从超市到达顾客的手中?

  2月21日早晨,红府超市星达城店的线上蔬果售卖区,十几名超市工作人员推着购物车穿梭,对线上下单商品进行配货。八点半,第一单商品就从门店送出了。

  “顾客可以通过淘鲜达或者京东到家平台在我们门店下单。”店长尹琴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们线上订单是疫情前的4-5倍。高峰时期,我们每天要配送400单。”

  用户在电商平台下单后,超市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配送,其中超市配货人员要在20分钟之内完成拣货,随后平台配送人员要在40分钟内将商品送达。“疫情期间,线上订单对生鲜类产品需求比较大,我们可以在平台设置一定的份数,按份售卖。开店前,我们会提前打包好商品,放在线上蔬果售卖区,方便店员拣货。”尹琴说。

  上午十点二十,负责拣货的超市员工高翠红在手持终端上接收了淘鲜达的订单,她快速推着小推车,开始拣货。“淘鲜达的手持终端会根据超市的布局和订单的内容,自动为我们设计路线,方便我们快速找到商品。”高翠红说:“这一单订的叶类菜比较多,小白菜、乌菜都各要了三份。”大约十五分钟,高翠红将这一单的商品拣货完毕,送到了超市门口的取货区。

  取货区的桌上摆放了六七个大保温箱,高翠红将商品放进空的保温箱盖上,然后将订单打印出来,放在箱盖上。“订单上有单号和二维码,配送小哥会按照单号,扫码取走他接单的商品。单号不对的话,小哥扫码会失败,这样会避免商品错拿。”

  淘鲜达平台上的订单由饿了么平台进行统一配送,陈健龙是其中的一名配送员。从接到订单的那一刻起,他整个人就像按下了加速键。

  中午11点40,陈健龙出现在红府超市星达城店门口,他一路小跑到了取货区,迅速找到需要配送的商品,拿购物袋进行打包,并将高翠红打印好的订单放入袋中。随后他提上商品,又是一路小跑去骑电动车。

  记者注意到,陈健龙的胸前以及电动车的把手上,都贴有“今日体温检测正常”的贴纸,餐箱上则贴有“今日餐箱已消毒”的字样。陈健龙表示,疫情期间,所有配送员上岗之前都要先测量体温,发烧人员不能上岗。

  陈健龙接的这一单要送到江汽五村的东门,距离星达城大约2.1公里。疫情期间道路车辆不多,不过10分钟,他就将商品送到了江汽五村大门口。“现在小区封闭管理,我们将商品放到门口,客户会自己来取。”陈健龙说。配送结束,他立马掀开餐箱,往里面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陈健龙是河南人,因为疫情的关系,他退掉了回家过年的火车票,留在合肥加班。从年三十开始,他几乎没休息过。每小时,陈健龙要配送4-5单,每一单的距离大概在2-3公里,一天配送30单左右。大部分人宅在家中躲疫情,每天微信步数不过百时,陈健龙一天要小跑上万步,骑电动车走过八九十公里,电动车每天要换两三次电池。

  “疫情期间,客户格外的宽容,我收到了比平时更多的好评。”陈健龙说:“暖心的事情有很多,客户收到商品会真诚地道谢,有的会送一些小礼品,有的会在平台打赏额外的运费,这些支持和鼓励让我觉得挺高兴的。”

  尹琴打算,疫情过后,将线上配送做成独立的业务。“现在都是店员兼职负责线上配送业务,没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她算了下,目前线上配送销售额能占到门店销售额的30%到40%,而疫情前,线上配送大概只是门店销售额的7%-8%。“疫情让更多的人接受了生鲜产品的线上配送的方式,下一步我想组建专业的团队,专职开拓线上配送业务。”(记者 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