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长丰县久旱无雨,当地莓农采取“微滴”创新种管方式,目前,长丰草莓开花结果,莓农收入稳定有了保障。另外,长丰县通过“西水东调”和“北水南调”外引提水,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做到了“囤水如囤粮,水满人心稳”。

  罗塘乡鲁周村草莓基地,大棚内白色莓花盛开,大棚外U形渠道水量充足。“这些水都是前几天通过村里协调水源,从瓦埠湖提来的,莓苗灌溉够用了。”种植大户吴怀东正在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抬泵铺管,准备给大棚内莓苗送水。

  他说,今年种了6个大棚草莓,采用的“微滴”技术,在一根手指粗的黑色软管上,设计有一个个绿豆大的小孔,然后把软管沿莓垄铺在苗根处,这样可以做到节水浇灌。“现在这种‘微滴’,不仅节水,而且还能防病。如果莓垄水灌多了,遇阴天莓苗易得灰霉病,死苗还减产。”

  “我们现在积极向莓农宣传推广‘微滴’技术,达到向莓苗‘靶向浇水’、向莓垄‘定时输水’的节水效果。”鲁周村党总支部书记李久环介绍,同时,村干部分片包组,协调水源,清淤通渠,保障远水及时进村“解渴”。在北圩村民组,“当家塘”仍然蓄有大半塘的水。李久环说,全村25个村民组,组组都有“当家塘”,现在基本上都有水。

  据悉,为保障灌溉用水,长丰县在9月中旬启动了庄墓电灌站第三轮提水,为全县21万亩草莓种植提供了保障。根据农业生产需求,目前庄墓电站、杨湾电站、永丰电站、罗集电站先后开机,全力提水保秋种。

  为保障全县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长丰县启动“北水南调”工程。旱情发生以来,作为长丰县饮用水源地之一的龙门寺水库蓄水持续减少,为保证居民饮水安全,通过“北水南调”工程,清淤筑堤36公里补水渠道,通过义井支渠、瓦东干渠,再通过杨湾一站、杨湾二站、杨庙镇孔岗临时翻水站、龙门寺翻水站四级提水,把长丰北部的瓦埠湖水补充到龙门寺水库,保障了全县70多万人的正常用水。

  同时,“西水东调”提引外水,通过庄墓电站提瓦埠湖水到东干渠、西干渠、黄花山干渠,将瓦埠湖水送到瓦东干渠尾部的左店、朱巷、杜集等乡镇,保障大旱之年居民的稳定用水。(杜刚 王云凤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永)

  (责任编辑  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