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对于入秋的蚊子,民间有种形象的说法——秋蚊子,猛于虎。眼下按时令已经立冬,在省城不少活动场所或居民家中仍可以觅得蚊子的踪迹。11月9日,合肥一家幼儿园家长微信群内关于蚊子狠咬宝宝的话题,引发不少家长共鸣。老师们近来也发现,多名小朋友入园时,细嫩的脸颊上都“挂了彩”。

  秋后的蚊子为何咬人更厉害?哪些人更招蚊子喜爱?蚊子在立冬后还能蹦跶多久?11月10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专家和合肥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的专业人士给出了答案。

  秋后蚊子的“总攻”惹恼家长

  秋后蚊子咬人狠,让不少引起不少家长共鸣  秋后蚊子咬人狠,让不少引起不少家长共鸣

  “眼下已经立冬了,这些蚊子难道不准备冬眠了?一晚上叮了我家宝宝好几个包。”11月9日,一位家长代入的“蚊子话题”,让省城某公办幼儿园家长微信群炸开了锅。不少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痛斥蚊子近期的“总攻”,已到了让人咬牙切齿的地步。

  “都11月了,我家还挂着蚊帐睡觉。”小紫铜妈妈首先发言,其实前阵子家里改用蚊香液了,但秋后的蚊子似乎格外生猛,“根本不吃这一套,一早起来叮了我家宝贝好几个包,后来重挂蚊帐才彻底好转。”

  鑫瑞爸爸一家住在住宅楼的低层。夏季,蚊子就常到家里“打卡”,他怎么也没想到,11月8日立冬这天,3岁的儿子还被蚊子给咬了。“蚊子专找柔嫩的地方叮咬,一侧肿胀的眼睑让小家伙的眼睛成了‘大小眼’。”当日晚,鑫瑞爸妈在卧室翻箱倒柜,“苦寻”半个钟头,一巴掌拍死了在天花板一角的蚊子。

  被叮咬的还有不少家长。对于今年秋后的蚊子,有家长吐露出一种共鸣:眼下的蚊子“穷凶极恶”。也有家长抛出两个疑问:立冬了,合肥的居民家为啥还有蚊子?这些不想“放寒假”的蚊子还能蹦跶多久?

  合肥近期气温仍在蚊子的“适应区间”

  近期猖狂的蚊子也引起了急诊专家管建国的关注。作为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管建国称,今年10月到本月初,有多名患者反映,孩子全身多处被秋蚊子咬的不轻。“有名幼童的脸颊和眼部被蚊子一口气叮了近十个包,眼皮都抬不起来,奇痒无比,我们还专门开了药品。”

  通过对秋后蚊子有关信息的梳理与关注,管建国认为,蚊子跟人一样,超爱享受。它们不喜欢严寒酷暑,最喜欢的温度是20度到30度之间的“空调房”温度。“合肥的秋天,甚至立冬后这几天,虽然室外最低温度已经到10度上下,但合肥近期多为晴天且一天最高温度仍能攀到20度以上。在这个温度区间,蚊子自然彻底疯狂了。”管建国说,蚊子的活跃程度,除了受气温影响,还受雨水的制约,“如果这时候来一场降雨,蚊子还能疯狂一段时间。”

  晚上活跃的蚊子喜欢“宅

  俗话说,秋后的蚊子猛于虎。话虽夸张,不少市民发现,近段时间的蚊子格外凶猛,不仅喜欢追着人咬,不易驱赶,甚至隔着衣服也能饱餐一顿。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这时候的蚊子都是啥品种?

  管建国说,目前的蚊子刚过了频繁活动期不久。今年入秋后,合肥温差下降不大。蚊子繁殖的高峰期也顺应推迟了。“往年都是八月下旬或者九月,今年推迟到10月上旬到月底。”

  “全世界有几千种蚊子。合肥城区常见的是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管建国说,秋后立冬期间,市民在外被蚊子叮咬得抓耳挠腮,很多是白纹伊蚊干的,俗称“花蚊子”。这种蚊子,咬人狠,易携带登革热病原体。秋后的花蚊子数量增多,也最毒。还有一种“宅”在居民家中的蚊子淡色库蚊,它的特点就是喜欢在暖和的室内作乱,白天躲起来,晚上出来吸血。

  天冷到10℃以下就跟今年的蚊子说拜拜

 几天前,一位幼儿园小朋友一侧脸颊被蚊子咬了五个包 几天前,一位幼儿园小朋友一侧脸颊被蚊子咬了五个包

  “最近,很多居民把蚊帐等撤掉了,没想到被叮了个措手不及。在秋后,蚊帐依然要像夏天防蚊那样再坚持使用。”管建国认为,灭蚊还是物理防蚊法效果较好,比如用纱窗、蚊帐这种传统方法。

  他同时提醒,不少居民家里常养花养草,这几天记得注意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等有积水处。“消灭蚊子滋生的环境,就能事半功倍。”

  管建国说,近段时间,无论哪一种蚊子为了最后的挣扎,都会疯狂吸血。按现在的时令和温度变化,估计再过一到两周,合肥平均气温降到10度以下,蚊子‘最后的疯狂’就会结束,大量死亡。”

  孕妇和运动健将都招蚊子爱

  不少人会问,蚊子“挑食”吗?答案是肯定的。合肥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的专业人士介绍,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人呼出的气体混合物和身上散发的味道可能是招引蚊子的直接诱因。“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认为,二氧化碳能够帮助蚊子找到猎物。”该人士介绍,年长的人和孕妇尤其招蚊子喜爱,正因为他们比常人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专业人士还称,蚊子对光的波动也异常敏感,当人们运动的时候,难免会产生光的波动。人们在运动时,呼出大量水蒸气,流出大量汗液,也容易吸引蚊子。“爱运动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吸引蚊子。”(记者 吴洋)

  (责任编辑  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