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城乡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综合医院、加快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建设、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近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对年初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相关建议给予集中答复,其中透露了不少好消息。

  分级诊疗组建城乡医联体和专科联盟

  长期以来,我省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比较普遍,病人都希望能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为了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卞立琴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省卫健委表示,今年将围绕2019年省政府综合医改重点工作,在全省建立“30+1”(30个县、1个市)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落实“两包三单六贯通”,即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打包预付,建立政府办医、医共体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三个清单,实现乡镇居民看病就医六个关键环节上下贯通。

  此外,根据安徽省患者跨省就医较多的肿瘤、儿童白血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主要病种和技术需求情况,组建城乡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启动50个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整体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努力实现90%患者在县域内治疗。

  基层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综合医院

  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史荣枝代表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能力建设。

  对此,省卫健委在回复中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有100余所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水平;有181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审,县域医共体试点实现全省覆盖。但是与当前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据2018年卫生统计报表,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不足60%,县域内住院率占比未达90%,乡镇卫生院门诊总量占全省门诊总量不足20%,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总体上还较弱。

  省卫健委表示,今年将通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综合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认同感,增强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意愿。并通过鼓励县医院和乡村的卫生所建立医疗共同体,鼓励城市大医院对口帮扶,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妇幼保健加快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建设

  为了完善全省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全省妇女儿童享有高水平妇幼健康服务的需求,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多位代表曾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保健中心建设的建议。

  省卫健委在回复该建议时表示,由于历史原因,安徽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作为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目前人员编制少、房屋建筑面积少,导致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新时期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为加强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全省妇幼健康服务水平,通过拟整合安徽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与安徽省儿童医院,增加妇科、产科等资源,建成安徽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据了解,此前,安徽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建设项目选址在肥西县上派镇。目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进顺利,肥西县政府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项目范围内房屋拆迁及征地工作,实现净地交付。省卫健委表示,将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尽快完成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的建设。

  青少年健康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视问题关系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卞立琴代表建议通过建立青少年近视医学防控体系,降低青少年视力不良率。

  省卫健委透露,2018年12月,省卫健委会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全省范围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全省共调查202所学校和77所幼儿园的85543名在校生,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学生(6岁组)近视率为16.76%,小学生近视率为36.58%,初中生近视率为75.65%,高中生(含职高)近视率为85.52%。

  为了保护青少年视力,省卫健委表示,将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组织开展包括近视在内的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综合干预,完善监测网络建设。督促学校改善教学设施环境,增加适合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促进学校和家长共同开展近视防控,减少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的使用。

  罕见病诊疗成立罕见病诊疗专家组

  罕见病诊断困难,往往使患者错过最佳诊疗时机,导致其生存几率降低。同时,由于罕见病的用药量很少,罕见病的治疗药物往往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李峰代表建议改善罕见病群体内患者群体生存状况。

  据了解,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在公布的第一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名单中,我省共有11家医院入选。其中安医大一附院为牵头医院,10家成员医院,分布在合肥市、蚌埠市、淮北市、六安市、芜湖市。

  省卫健委在回复中称,将由牵头医院组织制定完善协作网工作机制,成立罕见病协作网领导小组和罕见病诊疗专家组,实现罕见病患者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就医全过程连续诊疗服务。积极协调医保部门,力争把罕见病患者纳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把罕见病纳入门诊大病,把罕见病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此外,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要求,通过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专家巡诊做到罕见病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医生培训,使医生具有罕见病诊疗能力。做好罕见病病例登记,掌握我省罕见病发病流行情况,为制订完善管理政策、提高诊疗水平、加快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责任编辑 田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