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淮南鸳鸯湖里的鸳鸯们,你们从哪里来

鸳鸯来到了淮南过冬。鸳鸯来到了淮南过冬。
鸳鸯湖。鸳鸯湖。

  10月9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驱车来到淮南市大通区园艺路东侧的采煤沉陷区,探访鸳鸯湖,看看这里的鸳鸯来了没有。

  刚一下车,就听淮南市爱鸟协会的朋友高兴地说:“来了,鸳鸯湖里今天来了50只左右的鸳鸯。”这位朋友说,这几天他天天都来这里,观看南飞的鸳鸯何时来到淮南鸳鸯湖过冬,但一直都没有看到,直到10月9日中午才发现鸳鸯的踪迹,这比往年要迟来近20天左右。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跟随淮南市爱鸟协会的朋友步行半个小时来到了鸳鸯湖的最佳观测点,用望远镜观测,发现鸳鸯湖里有两个鸳鸯群,记者数了数,其中一个群里有23只鸳鸯,另一个群里有20只,还有几只在空中飞。

  据介绍,位于大通区园艺路东侧的采煤沉陷区(淮南鸳鸯湖),是一处由于采煤导致地表沉陷而形成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据专家推算,形成时间至少已有50年。

  从最迟2014年开始延续至今,每年9月底至第二年4月期间,至少有200只以上鸳鸯,长途迁徙至这里(淮南鸳鸯湖)越冬。野生鸳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现存数量20000只左右。在淮南鸳鸯湖越冬的鸳鸯种群,目前是华东地区非常罕见较大的种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淮南鸳鸯湖这片湿地的独特性。

  淮南鸳鸯湖并不是一个官方的地名,而是一个采煤沉陷区,自从鸳鸯在这里过冬以后,一些爱鸟人士就将这一块沉陷区叫做鸳鸯湖。那么,这里的鸳鸯是从哪里来的呢?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了林业部门的专家,专家介绍说,鸳鸯的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

  林业部门的专家介绍说,鸳鸯每年3月末4月初陆续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迁。迁徙时成群,常呈7-8只或10多只的小群迁飞,有时亦见有多达50余只的大群。常成群到达繁殖地,刚迁到繁殖地时活动在低山开阔地带的水塘和溪流中,休息时则成群栖息在水边或未融化的冰上。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集群多达50-60只,有时达近百只。善游泳和潜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动外,也常到陆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机警,遇人或其他惊扰立即起飞,并发出一种尖细的声。

  鸳鸯生性机警,极善隐蔽,飞行的本领也很强。在饱餐之后,返回栖居之处时,常常先有一对鸳鸯在栖居地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如果发现情况,就发出“哦儿,哦儿”的报警声,与同伴们一起迅速逃离。

  专家介绍说,鸳鸯原产地在中国东北、韩国、朝鲜、俄罗斯相连的这一片,还有日本。但冬天就会飞行数千公里来到长江流域、东南各省及福建、广东越冬;少数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夏季也不飞回东北)。

  专家介绍说,在淮河流域过冬的鸳鸯还不多见,淮南鸳鸯湖的鸳鸯就是从中国东北、韩国、朝鲜、俄罗斯相连的这一片地方飞过来的。

  来源:淮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