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举行的第三届富民感恩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首次对外发布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淮河经济带)战略研究最新成果。报告显示,未来10到20年,淮河流域将成为继长江、珠江后的第三条黄金水道,大型货轮畅游淮河上下,沿淮的煤矿、铁矿、碱矿、盐矿将连成一体,成为一条煤盐化工产业带。
建议淮河升国家战略
郑新立表示,他在淮河流域调研时发现,淮河经济带涉及苏鲁皖鄂等5省181个县市,有28万平方公里,1.8亿人,土地肥沃,人口密度为全国之最。因处于5省边缘地带,远离各省发展重点,就成了经济洼地。
而在交通上,淮河流域纵向铁路、高速较多,缺少横向交通大动脉。同时,各个省内的交通也以省内中心城市为主,省际间没有互联互通。郑新立说,他从苏北到皖北,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折腾四五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因此,郑新立建议,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也应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中心城市蚌埠快速崛起,从而带动整个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为皖江城市带北翼开辟一个国际化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