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经济总量5年冲刺7万亿

  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创新安徽、共进安徽、美丽安徽、开放安徽、幸福安徽。到2027 年,全省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以上,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全面增强,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创新安徽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群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达70%,“双一流〞和优势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强化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战咯科技力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群,推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科创引领高地建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万元/人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

  关键词:高质量协同发展

  县城通高速全面实现

  深入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交通强省、网络强省、数字安徽。深入实施一产 “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820亿斤左右,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建成10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

  深入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出招大引强、提质降本,培育形成4个万亿级产业和10个千亿级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

  深入实施三产 “锻长补短”行动计划,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提升健康体育、养老托育、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 “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铁路网和高铁网分别覆盖95%、83%以上县(市),县城通高速全面实现。

  关键词:共进安徽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共进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入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沪苏浙产业链等高对接、科技创新协同攻关、制度创新同站衔接,增强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市场枢纽功能。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加快县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构建多极支撑区域发展格局,不同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经济总量超5000亿元的市增加到5个。

  关键词:美丽安徽

  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碳排放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规划建设,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以上。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森林覆盖率达31.29%,湿地保护率达57%。

  关键词:开放安徽

  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

  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开放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营收千亿级国有企业达到5家,力争入围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年均增加1~2户。

  大力推进创业安徽行动。营商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发挥安徽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引领作用,广泛汇聚全球要素资源,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力年达到1.2万亿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倍增,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关键词:幸福安徽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2%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社,幸福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水平进一步提高,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文

  周继龙/图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韦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