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年终经济观察: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安徽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安徽”动力澎湃。

  本台记者 章政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运用于锂离子电池当中的电解质,它是关系到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安全性的关键材料,打个比方来说,过去电池中使用的是像酒精一样容易燃烧的有机电解质,而合工大的材料学院通过不断技术创新,他们将这种电解质变成像水一样能够阻燃的新材料,这一创新成果也刚刚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片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始终是产业发展的痛点,在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政策支持下,合工大材料学院与国轩高科、奇瑞等企业合作,围绕高安全性电解质关键技术持续攻关,研发的电解质显著提高阻燃效率,燃烧自熄灭时间由原来的120秒/g下降到3秒/g以下,目前合工大团队以专利技术入股相关企业,他们在芜湖已经建成了年产8000吨电解质的生产线。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项宏发

  我们在和相关的一些企业紧密地合作,再由他们提供我们一些产学研的横向经费的支持,通过政府的纵向项目的资助和企业的横向的合作,对我们的理论创新,对我们的成果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逐步破解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抱团创新,过去一年,按照谁能干就让谁干的原则,安徽创新采取“揭榜挂帅”、择优定向委托、部署省科技重大专项等方式,选拔领头羊、先锋队,立项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15项,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48项,推动一批重大攻关取得突破。

  安徽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 副处长  段菖蒲

  揭榜挂帅项目就是聚焦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卡点堵点开展攻关,这两年我们一共18个项目成功揭榜立项,省财政共投入将近1.6亿元,带动企业投入6.5亿元。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安徽立足“五个一”创新平台做好基础研究工作,19.2万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加速布局,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去年,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产生了45.22万高斯稳态磁场,刷新了世界纪录。同时,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主体工程已完成100多个关键里程碑建设任务及核心部件的设计、预研和测试验证,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安徽的创新实力与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万元熙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因为大科学(装置)需要耗资巨大,时间很长,挑战极大,需要优秀的人才。安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有这么多大科学研究装置的集群,(在)特别重要的领域当中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果,一定会为我们国家的创新进一步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如何推动更多原始创新成果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安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出台了《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这一年,安徽科技大市场月度交易活动全年促成成果对接交易557项,总金额近500亿元;羚羊工业互联网科产平台建设,汇聚科技成果5万多条,线上线下成功对接科技成果800多项。

  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 主任 陈林

  我们现在在信息平台建设上实现了长三角的互联互通,我们通过跟羚羊工业互联网的一些合作,深入挖掘国内外的信息,现在的成果库里已经汇聚了将近1万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十大新兴产业正在安徽蓬勃兴起,202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15200家,同比增幅34%。

  安徽的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7位,重新回归中部首位,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获国务院激励表彰,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创+产业”发展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杨华勇

  我们都关注到安徽省对科技投入是不遗余力,科技的原创走在全国各省市前列,我们看到一批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独角兽、上市公司来自于安徽,看到非常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势头。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