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贯通南北 通江达海 安徽将圆梦“工”字水运网

  日前,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枞阳站以6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抽引长江水,为巢湖、兆河、西河补充水源。这是首次通过引江济淮菜巢线实施“引江济巢”,替代凤凰颈排灌站为环巢湖地区城乡供水和内河航运提供水源保障。

  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也是辐射长江、润泽安徽、造福淮河、惠及河南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民生工程。该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3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皖境输水线路总长587.4公里),受水区涉及我省13市46县(区、市)。

  从经济角度来看,历史上的运河是中华文明历史标志性文化遗产之一,是社会繁荣兴旺的文化体现;在新时代,千里运河也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在不少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内陆水运依旧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较铁路运输和航运,水运具有运量大、污染小、占地少等优势,成本也是最低。“以往淮河以北的运输船舶要走京杭大运河绕行,距离远,排队时间长。引江济淮通航以后,航运里程将缩短200公里至600公里,大大缩短运输时间,也促进了安徽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安徽省引江济淮公司肥西建管处副处长宋诚介绍说。

  从地图上看,引江济淮规划的江淮运河线路,正是与京杭运河基本平行的南北水运大通道。依托调水路线,工程贯通后将形成354.9公里的航道,将形成以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为水运主通道的千吨级“工”字形水运网。

  中部崛起,交通先行。工程沿线有我国重要的煤炭、钢铁、化工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资源丰富。当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在省内实现沟通,长三角地区的工农业产品可以顺利北上,北方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可以南下,这对建设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江淮沟通后,可构建淮河水系第二入江通道,不仅利于安徽航运,更惠及长三角地区。”安徽省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必定说。

  “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对合肥,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机遇。”程必定介绍说,引江济淮将有利于合肥进一步扩大城市辐射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强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交通联系,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

  作为省内基建“一号工程”,引江济淮航运工程被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将于年内实现试通航。(记者 史睿雯 彭旖旎)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凌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