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在安徽合肥黄山书会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时代出版展台,四川作家杜阳林,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向阳,著名出版人曹元勇一同出席了长篇小说《惊蛰》热销一周年分享会。围绕话题性畅销作品《惊蛰》的精神内核、以少年成长为主题的书写,以及《惊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精彩的对谈。

  作家杜阳林的长篇小说《惊蛰》自2021年7月底出版以来已经上市一年,取得了可喜的销售成绩,这部小说不仅获得李敬泽、阿来、徐则臣等作家的一致推荐,而且加印11次,持续登上当当、京东、豆瓣等平台的“原创文学”“当代小说”等销售排行榜的前列,也先后入选“阅文·探照灯好书榜”“‘深港书评’好书榜2021年度十大小说榜”等榜单,获选“第十届春风悦读榜春风白银奖提名”“2021年度‘浙版传媒好书’”,作者杜阳林获选第八届当当影响力作家评选“小说作家榜”前六。

  《惊蛰》讲述了一位坚韧的农村少年成长经历的小说,延续并推进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作品对乡村青年“奋斗改变命运”这一主题的书写,是一部关于乡村命运变迁的沉重史诗。这本小说出版后,不仅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追捧,也通过中学校园举行的讲座和分享会的形式,获得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11次加印的《惊蛰》将于近日推出“出版一周年精装纪念版”。

  从一个少年的视角讲述乡村的苏醒

  主人公凌云青的成长经历,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中国历史巨变的缩影。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是新时期乡村青年人生成功的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主题,这个主题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持续闪现。何向阳表示:“关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这些作品都是集中写主人公的青年时代,写一名知识青年到乡村去,他对乡村的体验。路遥写的也是从十七八岁的青年,他们都不是从少年写起的。而《惊蛰》是从一个成年人的少年视角讲述,反映主人公从4岁到14岁的成长经历,这个少年的成长经历跟时代的发展、乡土人群慢慢苏醒的过程是叠映的,它的价值便在这里。”

  何向阳也肯定了《惊蛰》对青少年教育的意义,她说:“如果你的家里有儿童和少年,应该读一读这部书,了解一个母亲是怎样使她的孩子变得优秀的。这个优秀不只是说考上大学,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而是培养一个孩子获得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超越苦难寻求精神成长的内因

  曹元勇介绍杜阳林“表现得好像不太善于言谈,其实并不是不善于言谈,而是一个非常沉稳和内敛的人。这种沉稳和内敛,在他这本小说里面有所表现,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他就是一个孤勇少年,因此写出了那一代人遭受的各种磨炼。”他感叹阅读《惊蛰》唤醒了他“这个年龄的人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对经历过的逆境和困难的记忆。”他表示,杜阳林的写作超越了传统乡土小说中对苦难的描写,并对杜阳林这种对苦难的写法表达了赞同,“当主人公凌云青突然觉醒之后,所有苦难都已经不再仅仅是苦难,而是他精神成长的内因土壤。凌云青后来变成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土壤就是那些生活经历的磨砺。正是那些苦难的经历令这个人、这本书的内核一下子升华了,超越了同类的其他题材。换句话说,作者超越了那些苦难,凌云青也超越了那些苦难,所以这是一本超越的书。”

  用真实的书写给当今年轻一代的启示

  《惊蛰》作者杜阳林在分享时说:“写作这本小说,在他心里酝酿了很久。他成为一位媒体工作者时,就有了这个愿望。但他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写好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哪里。”主人公凌云青失去父亲后直到他考上大学的这段经历是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遭受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杜阳林在谈到他对书中人物的塑造时说道:“塑造《惊蛰》主人公凌云青的生活经历不是为了塑造他的悲苦。这个悲苦是特定历史时期造成的,它不是哪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一个人的悲苦。关键是要写出这么一个少年,他是怎么面对这种困难、怎么面对生活带给他的伤害的。他不断用进取的心态、用自我调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困难和伤害,同时他也能感受生活中人性的微光在照耀着他。”杜阳林表示,“我希望用真实的书写,给当今的年轻人一点启示和生活的力量,这就是我创作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它的艺术价值并不一定有多大,而是说它能不能带给我们一些生活的力量——那种寻求生活奋进的力量,这也是我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和初衷。”

  成长的“雨中曲”

  嘉宾们还对书中一段极具哲思的片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何向阳将《惊蛰》主人公凌云青经历二十九天独自流浪,在途中遭遇一场暴雨的经历称为“雨中曲”。她表示,这场暴雨“是这本小说的关键,也是凌云青走出磨难的关键,他成人了,虽然他还是一个少年,但是他的心理成长起来了。他已经坚定,他能够面临任何急风暴雨式的打击,所以他走进那个寺庙,度过了他的十二岁生日,迎来了旭日东升。”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对凌云青来说是一场洗礼,“如果拍成电影,它可以用一个长镜头来表现他如何在仓皇逃跑的心态当中,忽然豁然开朗,人生的这场雨,想躲躲不开,想逃逃不掉。他在这场雨中慢慢行走,勇敢面对这场雨,这就是生活。”

  在暴雨中,凌云青走进了一间破庙,邂逅了一只前来躲雨的野狗。曹元勇认为:“在瓢泼大雨的夜晚,经过二十九天流浪的凌云青早已破衣烂衫,好不容易生起一堆火,一只流浪狗过来,令他产生了一种‘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凌云青的精神觉醒是非常丰富的,他突然发现世间万物应该是平等包容的,这也是凌云青的精神成长仪式。”

  故事的主人公凌云青在成长历程中遭遇的苦难与磨砺,获得了精神的丰盈和拓展,促成了自己心灵的成长。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大读者对《惊蛰》的认同印证了这样的道理。

  (责任编辑: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