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在安徽合肥黄山书会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主舞台,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春樵,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评论家汪成法,著名出版人曹元勇一同出席艾伟最新长篇小说《镜中》分享会,围绕遭受重大创伤后如何实现自我疗愈、两性关系中的激情与背叛、建筑艺术和文学创作的共通之处等主题展开了精彩的交流与分享。

  今年5月,当代中坚实力派作家艾伟的最新长篇小说《镜中》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隆重推出,上市后火速冲上当当新书热卖榜、热搜榜、飙升榜前列,荣登腾讯华文好书榜、探照灯好书榜、《出版人杂志》好书榜等各大权威榜单,上市两个月内已连续加印三次。

  众多名家大咖爱不释手,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迟子建、格非、李洱、徐则臣等纷纷力荐,当红明星马伊琍、林永健、李光洁、张天爱等诚挚推荐,小红书、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达人在线安利。《镜中》无疑是这个夏天原创文学领域极具关注度的重磅之作,“翻开这本书,你就是镜中人。”《镜中》更是一部触动万千读者内心世界的治愈力作。

  新晋鲁迅文学奖得主的长篇力作

  艾伟被誉为“人性勘探者”,以对于人性幽暗的挖掘之深刻著称。在刚刚颁布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上,艾伟的中篇小说《过往》从近3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称赞这部作品“以其独有的故事张力诠释了人性的美德和宽恕的力量”。由《过往》改编,何赛飞、袁文康主演的电影《追月》也入围了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选名单,即将与观众们见面。

  艾伟向读者们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坦言自己的写作路径是“向人的内心世界去掘进,向内心世界去探讨发现”。他说:“我感兴趣的是通过内心世界的挖掘看到人的精神生活以及人无意识的思想,这个精神世界可以说是像宇宙一样浩瀚。中国人的生活充满着人间烟火气,精神领域被日常生活所遮蔽。这个部分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应该打开它。我们内心都有丰富复杂的潜意识,说出来的部分经过理性光芒的照耀,没有说出来的部分可能会受到道德、世俗规范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不可能全然向他人敞开。小说的意义就是写出不为人知的、难以言说的部分。”

  《镜中》延续了艾伟所关注的人性主题,围绕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徐徐揭开都市中产男女光鲜生活的另一面。这其中有爱而不得的不甘,有遭遇背叛的愤怒,有难以自控的欲念,有稍纵即逝的幸福。以爱之名,难以言说的欲望不断发酵,婚姻迷宫中的隐秘角落渐渐显现……这一切通往罪孽,也指向救赎。

  著名作家许春樵谈及对《镜中》的理解,首先指出的便是:“艾伟的小说有一种内和外的分裂感。这里面的四个男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们的内心是非常隐秘的、幽暗的、深不可测的,也是外人无法探寻的。它隐喻了人生和人性的内外的撕裂和不统一。”

  汪成法教授也指出:“人心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作为普通人不一定能感觉到,感觉到了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但艾伟老师把它表达出来了,这是《镜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关于宽恕与爱的治愈之作

  艾伟讲述写作《镜中》的缘起,是从这样一个问题出发:“一个人碰到无常境遇后,该如何和这个境遇相处,如何安顿我们的内心?”由此艾伟写作了这本小说。他认为:“这本小说讲的是,主人公在遇到无常境遇的时候,如何走出内心的爱恨情愁、走出愧疚等等情感,最后和这个世界和解。因此,这本书可以被定义为关于慈悲、关于爱、关于宽恕的一本书。”

  《镜中》里的人物在历经现实摧残、见识世界暗面之后,依然持有选择善与爱的勇气。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称赞《镜中》是“一部幽暗的小说,艾伟却把它写得很敞亮,以至于辽阔。艾伟的杰出就在这里,他让幽暗发出了光芒,并让幽暗拥有了维度。”而这也是广大读者从其作品中所感受到的治愈力量的根源。

  著名出版人曹元勇也指出:“《镜中》一方面揭露了人性隐秘的角落,另一方面,艾伟还讲述了人们在遭遇挫折后精神上的波动,不断爬起来重新获得精神上的升华。镜中就是此刻,面对镜中的你,你会宽恕,你会用非常豁达的状态面对,这是我们阅读小说的作用。”

  “照相机般的日常书写并非艾伟的追求,他追求的是,如何在这看起来琐屑庸常的日常生活背后看到人性的精神景深?”评论家杨庆祥这样评价艾伟的作品。通过描写几位主要人物在情爱迷网中的挣扎,艾伟不仅试图讨论原生家庭、童年创伤、爱情伦理等与当代人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更意图从个体的情爱纠葛出发,揭示中国人普遍的精神困境,并找到一种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东方式的救赎与解脱之路,在形而上层面使心灵得以安放。

  故事终末,主人公庄润生选择以爱与慈悲面对生之无常,于生活的废墟中重拾前行的勇气。他将对于生命的体悟融入一座为纪念核爆遇难者而造的道场中,纷繁光影透过玻璃构成亦真亦幻的镜像,呈现出个体生命各阶段的感受和状态——“童年的灰暗,青年的野心,至暗时刻的危机,以及突然的解脱”,而这一切都指向当下,指向心灵重生后恒久的安宁。

  “镜中”世界,照见你我

  《镜中》对于读者情感世界的冲击力,一方面源于书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小说独到的构思布局。作者将建筑学的方法论与小说创作的技艺巧妙相融,以文字构筑起一座镜像迷宫。如著名作家麦家所说:“读《镜中》,犹如走在光影变幻的建筑中,悬念丛生,欲罢不能。”艾伟以深厚的建筑美学功底,借助卓绝的建筑构思传达对于人生的体悟思考;小说的四个部分结构精巧,互相呼应,在叙事上具有建筑学意义上的对称之美。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故事的多处细节和主要人物的经历都仿佛镜中反影,著名作家格非也提醒我们,“艾伟在文本中设置了多重镜像,当下与历史,自我与他人,光与暗,生与死,灵与肉,相互映照,亦真亦幻。”

  此外,虚构的小说本身与现实生活同样互为对照。汪成法教授也提出:“镜中的世界是虚幻的,当我们面对镜子的时候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而且镜中的自我更加清晰。”

  艾伟在后记中这样写道:“任何艺术都是人间镜像……小说就是通过虚构一个自洽的世界照见你我,照见人世。”芸芸众生都曾在黑暗中艰难挣扎,找寻光亮,于是这个发生在本书的故事,成了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责任编辑:韦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