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合肥:预计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以上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数据资源局获悉,自该局2017年成立以来,经过5年的建设发展, 已经构建“一云一张网一中心”的数据资源格局,数字经济已成为合肥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预计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10%以上。

  构建“一云一网一中心”数字资源格局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把“新基建”作为战略抓手,在不断提高合肥通信基础设施在全国能级、水平的基础上,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根本,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以算力中心建设为牵引,建成全市逻辑统一的政务云体系架构,全面夯实数字合肥“底座中枢”,构筑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搭建“一朵云”。按照“集约统筹、共建共享、服务便捷、安全可控”的总要求,开展新一代政务云建设,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互联的全市一体化政务云体系。总计提供3万核VCPU 、40T内存及4000T存储规模,30家单位、近60个业务系统上云,实现了县(市)区、部门云资源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

  编织“一张网”。政务外网实现100余个市直单位、13个县(市、区)及近2000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安全接入,有效推动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在全国,首次将量子技术加持,建成全国最大、覆盖最广、应用最多的量子城域网。获评“宽带中国”优秀城市,固定宽带平均接入能力达到150Mbps,全市新建小区、商务楼宇光纤全部入户,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100%。建成5G基站1.5万个,2021年全国重点场所网络质量测评位列全国第8。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建成,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个、正在建设2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在加紧建设。完成5000多个窄带物联网物理站点部署,在全国率先实现窄带物联网城市主城区全覆盖。

  建成“一中心”。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科学计算峰值12PFlops、智能计算峰值256Pops,已服务360家科研院所、1840家企业。同时,全市规模以上数据中心 9个,为基础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实现国、省、市、县四级数据贯通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以打造数据能力为核心,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构筑了数据汇集总入口、数据赋能总枢纽、数据能力总平台,搭建国内首个数字化城市中台,完成大数据平台、能力支撑平台、智能运营平台等基础性“数字底座”,打破了各自为建、接口重复、标准不一的传统模式,形成高效的数据整合能力。在全市开展数据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建设加速推进,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数据价值有效彰显。

  构建数据归集体系,推动“汇数据”。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务数据全量归集,基本建成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三大基础库。实现经济社会数据归集的突破,市大数据平台归集数据目录达1.55万类,完成71家市直单位、282家区县单位350亿条涉及162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汇集入库,实现政务数据100%归集,社会数据60%归集,为一网通办、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提供支撑,实现了国、省、市、县四级数据贯通。

  构建数据治理体系,推动“治数据”。把数据治理贯穿数据管理的全过程,建立质量监测规范,实现数据鲜活、管用。参考54个国家标准、124个地方标准、423个参考数据标准建立1166个数据质量稽核规则、1010个数据质量评估规则,融合治理24个市直单位21.47亿条人口、法人数据,完善城市信息基础数据库,定制主题应用库,形成数据治理合肥模式。

  构建数据能力体系,推动“用数据”。坚持让数据多跑路、发挥潜在价值,打通市直单位、县区100余个部门近200个信息系统,形成3000多个信息能力,已实现能力调用1亿多次,减少1亿多次材料提交及审核工作,为招商引资、中小学报名、不动产登记、人才安居等448个应用场景赋能。积极创新,推进数据授权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赋能金融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和双重授权前提下,构建数据双向开放为基础的政银合作机制,实现政务数据和银行数据的有效融合,利用数据开展无担保、无抵押贷款,贷款周期从平均5天缩短至最快3分钟。

  构建数据流通体系,推动数据交易。在全国较早开展数据要素市场探索,率先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率先进行数据产品确权登记。2021年12月,合肥市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提供超过100项专业数据产品,汇聚优质数据资源超20亿条,数据总量超过20PB,交易额超3500万。

  数字经济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聚焦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安徽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加速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已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合肥已成为国内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标杆城市之一。预计,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10%以上。

  以数据资源为核心驱动,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产业等3大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建设、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突破、数字新业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业农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等6大重点任务。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合肥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最快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2021年,入选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一线城市。连续四年被省里评为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

  2019年以来,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全国率先编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建设。202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战场”,紧盯大数据、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重点方向龙头企业,有效发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构筑数字经济增长极。

  在全国第一个开展量化认定大数据企业,创新出台大数据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全国首创采用数据收入认定大数据企业。目前,已进行5个轮次,认定1146家,兑现大数据产业扶持资金7000万。全市大数据产业园区(基地)18个,集聚企业近4800余家。

  在全国率先成立大数据行业党委,强化政治方向,打造红色引擎,塑造“数据帮”党建品牌。成立大数据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数据要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区块链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优化企业朋友圈、生态圈。在全国率先征集数字经济发展痛难点及解决方案,连续5年举办中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峰会,不断为数字经济发展加油助力。(记者 苏艺)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韦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