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寨县大湾村:在乡村振兴大路上共谋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安徽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曾两次深入安徽考察,足迹遍及六安、滁州、合肥、阜阳、马鞍山等地。安徽各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生动实践。即日起,本报开设“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栏目,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生动故事,展现江淮大地上书写的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老区人民的生活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大湾村视察,寄语当地干部群众,要把老区的经济发展搞上去,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深根植在大湾村干部群众的心田。如今,大湾村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蝶变,并接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

  曾经重点贫困村 如今脱贫奔小康

  “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作为曾经金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这句顺口溜是大湾村往日的真实写照。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大湾村,曾经是金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是导致当地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去,老百姓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坯房里,全靠砍树卖柴维持生计。”在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的记忆中,那时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就连亲戚也不愿意来往走动。

  村民刘辉洪于2007年从贵州嫁到这里,第一次来到大湾村时,贫困、路难走,是她对大湾村的第一印象。“一到雨天,路上全是坑,特别难走。”婚后,刘辉洪和丈夫离开了大湾村,前往北京打工。

  无法想象的改变,始于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总冲锋号之时。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县大湾村,在村民陈泽申家小院召开了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据了解,2014年,大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达到了20.6%。这些年大湾村党总支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齐心合力奔小康,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介绍说,近年来,大湾村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实现“一户一岗”。针对因残、因病致贫的特困、低保、五保户,村里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强化帮扶措施,全面摸排走访,了解衣、食、住、行、医疗、环境卫生、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兜底脱贫职能,全面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

  大湾村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换届后村干部平均年龄35岁,为村党组织队伍建设储备人才。与此同时,实施“四联四帮”工程,党员、积极分子、能人大户等118名联帮主体,联系帮扶全村97户脱贫户,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年,大湾村脱贫顺利实现“村出列”,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重点关注民生,防止群众因突发问题返贫,尤其是因病返贫。”何家枝说,大湾村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体系,新发展的44名网格员,成为深入了解每一户家庭的“触角”。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6年底,刘辉洪和丈夫再次从北京返回大湾村。一眼望去,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统一规划的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让两人欣喜不已。村民们搬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刘辉洪也暗下决心要留在这里。刘辉洪此后就没有再离开,这些年来她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大改变。

  “要想富,先修路”,大湾村深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大湾村新修大堰5道、大坝21道、水渠8条、河堤2500米。通过畅通工程、水库后扶、以工代赈等项目,新修水泥路近60公里。实施了12个居民组供电线路改造。改造重建了大湾、桥边两处卫生室,完善医疗配套设施,完善村小学基础建设,新建村幼儿园。大力开展“三线三边”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大革命”,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21年12月16日,“圆梦大湾”电力驿站在金寨大湾揭牌。这是全省首个乡村“电力驿站”,这也代表着大湾村逐步走上了“零碳乡村”、“负碳乡村”的道路。

  大湾村大力优化信用环境,弘扬诚实守信传统美德。通过“红黑榜”评比,创建“爱教育、比学优”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全村大专以上毕业人数由2014年4人增加到2021年35人,其中有两名优秀学子先后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积极参与“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全村评选文明家庭350户、文明村庄5个、文明商户5个,倡导时代新风,弘扬社会正能量。

  特色产业增收入 茶旅融合助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何家枝说:“只有把大湾村的产业和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村民才会有稳定的收入”。

  茶产业是大湾村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村“两委”班子把目光聚焦到了茶叶上。大别山是中国名茶“六安瓜片”的主产区,而大湾村处于大别山腹地,茶叶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近年来金寨加大力度培育茶叶品牌,大湾村的茶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大湾村现有茶园5000余亩,其中优质茶园2000亩,通过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炒制加工等就业岗位,实现群众年户均增收2000元。投资集茶叶采摘、体验、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茶厂,引进安徽蝠牌茶业有限公司入驻,解决大湾以及全乡茶农茶叶销售难题,带动大湾村400余户茶农增收。

  除了茶叶,大湾村的旅游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先后建成大别山农俗文化展览馆、追梦路上的大湾村展馆、大湾慢谷幸福小镇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引进集观光体验、休闲旅游、品茶鉴赏、科技示范为一体的茶厂,鸿源精品民宿已完成主体建设,“大湾十里漂流”于2020年8月试运营,携程农庄·金寨项目一期于2021年7月正式营业,二期也正在建设施工中。大湾村已成功创建4A景区,2021全年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效益2000万元。

  大湾村乡村旅游火了,陈泽申此前被茶厂聘为炒茶师傅,年收入突破了3万元。如今,73岁的陈泽申也炒不动茶了,就跟村里申请,把腾退的老堂屋辟为土特产商店,卖卖河虾河鱼茶叶笋干等土特产,自己当起了小老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9年5月,在上海工作的大湾村村民南英平回到了家乡,并在村里一家主打“茶文化+旅游”的企业工作至今。在南英平看来,如今大湾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游客越来越多,发展的前景更是蒸蒸日上。看到家乡这些年来的巨大改变,南英平开心地说,能在村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是过去怎么也想象不到的事。

  据了解,2021年大湾村村集体收入达157.89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776余元。大湾村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特色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安徽最美茶村”等22项国家和省、市表彰。

  在何家枝的眼里,这几年大湾村变化最大的,是群众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了。更让她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大湾村依托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旅游业等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六年来,大湾村党员群众苦干实干,砥砺前行,齐心合力拔掉穷根,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大湾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文 通讯员 汪诚/图)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李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