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的秸秆都去哪里了?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每年的麦收时节,也是秸秆的“丰收季”。

  自安徽实施秸秆禁烧新政以来,田间地头都会挂上禁止焚烧秸秆的横幅标语,农村烟雾缭绕的场景也已成为“过去时”。

  说起近年来秸秆的“归宿”,宿州埇桥区的农民给了记者一个答案:卖钱。

  日前,记者走访当地多家合作社了解到,眼下正值午收之际,一亩地能收800斤秸秆,一吨秸秆的回收价在两百元左右。通过“五化”利用,以秸秆为原料的产品售价竟能高达7000元一吨。不仅如此,秸秆的多元利用还催生了新职业的诞生:“秸秆经纪人”的出现不仅带动农户创收,也加快各地秸秆收储运服务主体的形成。

  秸秆收储“一条龙” 保卫蓝天促增收

  最近几天,关全雷早上四点就起床去自家地里收秸秆。趁着好天气,他想尽快收完家中近二十亩地的秸秆,早日复种。

  “去哪儿?”

  “去前面收储点卖秸秆。”

  上午九点,在朱仙庄镇二铺村运堂秸秆加工有限公司附近,记者遇到了骑着三轮车运送秸秆的关全雷。此时,公司门前已排起了长龙,道路十分拥挤。

在朱仙庄镇二铺村运堂秸秆加工有限公司,领取到秸秆回收费的农民在朱仙庄镇二铺村运堂秸秆加工有限公司,领取到秸秆回收费的农民

  “我今天已经赚了两百多啦。“刚运来今天第三车秸秆的关全雷一边卸料,一边和记者聊起秸秆回收带来的经济效益:“现在家里十几亩地,一亩地收的秸秆可以卖一百多元,一年能多挣一千多块钱。”

  如今,每到夏收时节,方圆五里的村民都会赶来这家公司送秸秆。农民的秸秆运进收储点后,有专门的人负责卸料、堆料、过磅、破碎等工序。没过多久,整整齐齐的秸秆包就会被码在场地上。

  农民的秸秆运进收储点后,有专门的人负责卸料、堆料、过磅、破碎等工序。没过多久,整整齐齐的秸秆包就会被码在场地上。

  在村民眼中,收储点负责人谢运堂是一名“秸秆经纪人”。他的出现不仅让村民们有了收益,也让当地秸秆发电厂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该收储点一天可收一千吨秸秆,场地一次性可存放3万吨秸秆,“打成包的秸秆大多会运送到秸秆发电厂。”谢运堂告诉记者,按照市场价,秸秆包卖给发电厂一吨310元。

  去年,谢运堂的收储点收了6万吨秸秆,今年预计会收7万吨,“最近几天从早六点到晚六点,忙的不停歇。”谢运堂感慨道。

  秸秆制肥 从田里来回田里去

  在安徽肥地肥业有限公司,田间废弃的秸秆、养殖场内畜禽粪便等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可转化成有机肥,再回到农田。

  “目前,我们收集周边六个乡镇养殖场的鲜粪及秸秆,用来生产出安全的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各类新型肥料,并推广到全国。”据公司负责人张荣号介绍,秸秆在经过粉碎、发酵、造粒、烘干等环节后,通过添加活性菌等配方,可制成有机肥,“如果添加烟碱,可实现生物驱虫的功效。”

  在安徽肥地肥业有限公司,田间废弃的秸秆、养殖场内畜禽粪便等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可转化成有机肥,再回到农田。

  对张荣号而言,秸秆是“宝贝”,但对于普通村民童士合而言,家中无处安放的秸秆却是个“累赘”。

  “秸秆离田后,地确实是好种了,为了控制成本,怎么处理秸秆是个难题。”童士合认为,自行处理秸秆成本太高,“邻居们都骑着小三轮去卖,一车能卖十块钱,很累又耽误时间,都不够成本的,不如打电话让企业上门收,量大的话还节省了买打捆机的费用。”

  据张荣号介绍,目前公司所收的秸秆大都来自于周边村民,“我们自带机器上门收秸秆,可以让秸秆免于受潮,制作肥料质量有保障。”

  秸秆养牛 低成本的“营养餐”

  经过切割、密封、发酵后,秸秆也可成为牛羊饲料的原料。

  11日上午十一点,在淮海畜牧业有限公司的收储点,打捆机正将一捆捆方方正正的秸秆包码放整齐。在收储点隔壁,段德峰饲养的八百头牛正等待着今日的“午餐”。

段德峰和他饲养的八百头牛段德峰和他饲养的八百头牛

  “我们每年都会找农户约定好上门去收秸秆,打捆后运回来,一毛六七一斤。”据淮海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段德峰介绍,自1992年以来,他一直在周边村庄回收秸秆,处理后的秸秆加上黄豆和玉米后便可作牛、羊等牲畜饲料,“每头牛每天要消耗26公斤秸秆,半年就要消耗6千吨秸秆,简直供不应求。”

  秸秆代木 防水防晒又环保

  室外建筑还在用防腐木?如今,国内许多城市公园里的栈桥、花架、木板都是“秸秆造”。

  在安徽淮宿建材有限公司内的一处空地,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犹如身处公园。很难想象,这些室外建筑都是用秸秆建造起来的。

  “因秸秆的防水耐高温,我们与西安理工大学合作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了秸秆代木,造出了木塑复合材料。”该公司负责人张双标介绍说,目前木塑的市场价格是每吨7000元,其主要原材料取自于秸秆粉和回收塑料,实现了废物利用,十分环保,大多用于制造室外地板、围栏、花箱,已销往全国。“用不完的秸秆粉还可卖给草场,也有每吨七百多元的收入。”

  为打通田间到厂区的“最后一公里”,最近几年,张双标正联合当地政府建设4个秸秆收储点,建成的收储点可供存放3万吨秸秆,“去年回收利用3.5万吨秸秆,今年至少4万吨,我们在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兼顾了经济效益,何乐不为?”张双标透露,在下周的秸秆博览会上,公司内自建的小公园也将亮相。

  发电、制肥、代木……近年来,我省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从增“量”,到提高利用附加值即“质”的转变,结构明显优化。据统计,去年全省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数量2263个,全省全年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4737.1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97%,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同时,各地也结合实际,合理布局秸秆收储场地,培育收储运销主体,不仅巩固了秸秆利用持续发展势头,也让老百姓在从事秸秆综合利用活动中直接受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记者 史睿雯)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 卫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