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合肥大爷十年拍了400多种鸟

  地球上有一万多种鸟类,无数飞羽掠过天空,构成了地球生态环境中最灵动的部分。合肥人孙广成迷恋这样的美丽,也因此更热爱这个世界。退休十年,他带着相机走遍祖国各地和多个国家,用镜头记录下四百多种鸟类在自然中繁衍生息的模样,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鸟类,一起来守护它们。

  美丽瞬间震撼观众

  上个月,孙广成在安徽省图书馆办了一次摄影展。展览开幕那天,很多来看书的读者路过,因为好奇心走进展厅,却被120多张照片深深震撼。

  一张照片中,一只獐子冲过来,草地上一只喜鹊扑腾着翅膀惊慌地起飞。一位阿姨在这张照片前站了很久,半晌小声跟记者搭话,“拍得多好,这只鸟看起来吓坏了。”另一张照片里,一只斑头鸺鹠从草丛上空飞来,隔着玻璃框与观众对视。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驻足,“这个角度,拍好不容易。”

  孙广成擅长捕捉这样的瞬间。他的照片里,鸟儿们自由自在,展现出最真实、自然的姿态。在淮南一处湿地,两只雄鸳鸯矫情地展示身材,旁边两只雌鸳鸯骄傲地扭过头去,仿佛“没眼看”。鄱阳湖一棵老树的枝丫上,一只大白鹭安静伫立,背景是一轮安静的红日,有观众给这张照片取名“出头之日”。江西南昌的一处湿地上,两只白鹤顾不得血统中的优雅,打架打到飞起,长嘴互啄,细脚蹬着对方的胸口,水花飞溅。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看到他的照片,孙广成经常会被问:“这是怎么拍到的?”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确实如此。孙广成拍摄的一张草原上的蓑羽鹤打动了很多人。日光熹微,长腿长尾的蓑羽鹤父母带着两只刚刚出壳的小鸟在草原上漫步,幼小的鸟宝宝毛茸茸的,个头还不到父母膝弯处。“拍这张照片可不容易,我们连夜从合肥开车到内蒙古,开了16个小时才赶上。”

  他介绍,蓑羽鹤在草地上筑巢,一般一次产卵两枚。等两只小鸟都孵出后,全家就一起弃巢转移,一晚上能走几公里,很难追踪。所以一听说小鸟即将出壳,孙广成就跟朋友开车出发,一路上只来得及用饼干和矿泉水垫垫肚子。“拍摄的时候还得注意隐蔽,保持距离,千万不能惊扰到成鸟。否则成鸟弃巢,小鸟也会饿死。”赶在一家人散步的时候拍下这张照片,孙广成至今想起来仍然非常满足,“这种快乐是别的事没法比的。”

  细细的树枝上吊着一只精巧的鸟巢,两只小鸟在巢中依偎。这张中华攀雀被不少观众戏称为“婚纱照”。事实上,这只是孙广成为它们拍下的上万张照片中的一幅。老孙说,中华攀雀是中国特有的鸟种,被誉为鸟中的“造巢专家”。这幅照片拍摄于山东威海。他在老乡家里住了一个多月,用镜头记录下中华攀雀从筑巢、到求偶、恋爱、结婚的全过程。这对鸟夫妻在他的镜头中孵化了小鸟,最后一家三口带着小鸟飞走。“最后看到小鸟出巢的时候,心情挺激动的。”

  鸟的爱恨情仇“跟人差不多”

  火烈鸟大名鼎鼎,在中国能拍到火烈鸟却相当不容易。十多年前,8只火烈鸟降落在山西运城盐湖,吸引了全国拍鸟达人每年守候。孙广成也不例外。他去了两年,第一年拍到了不满意,第二年又去。一直到2020年11月16日,才终于拍到了满意的照片。照片中,5只火烈鸟在湖中小憩,旁边一只昂首警戒,表情严肃。守候了多天,孙广成还目睹了它们“换岗”。老孙感慨万千:“一只困了,就把另外一只喊起来,训练有素,太有趣了。”

  也有悲伤的故事。孙广成拍摄的一幅斑胸草雀让很多人拍案叫绝。照片中一根树枝上站着三只小鸟,两只亲密交流,不远处的一只冷眼侧目,厌弃之情溢于言表。“好多人都说它这是嫉妒。”老孙知道,它也不容易。“这种鸟我们中国原来没有,一个外国人带来了两对,后来在济南附近放生。其中一对雌鸟死了,只留下雄鸟。”后来老孙从鸟友那里得知,没多久,这只雄鸟也去世了。

  悲伤还来自于越来越难得的相遇。孙广成介绍,一些珍稀鸟类由于栖息地破坏等原因,数量稀少。每一次拍摄,都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他在山西交城附近拍摄过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褐马鸡。等了两个早晨,远远的用长焦镜头拍了一张。镜头中的褐马鸡有着梦幻的尾羽,背景是虚化的大山。“因为数量稀有,现在已经不允许拍摄了。”

  看似浪漫无比艰辛

  17岁入伍当兵,临泉人孙广成在西藏工作了31个年头。在西藏工作的时候就喜欢“照相”,但真正全心投入,还是2010年退休后。

  “开始拍风景,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拍鸟,从此就停不下来了。”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种鸟类,每一种都那么灵动丰满,永远拍不完,这让孙广成觉得拍鸟实在太有意思了,“一段时间不拍,心里难受。”

  拍鸟听起来浪漫,实际上“太受罪”。孙广成这些年越走越远,除了国内,还去过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追着翅膀到处拍摄。他给记者看,脸上、腿上,到处是蚊虫叮咬、蚂蟥吸血留下的疤痕。“马拉西亚的原始森林里,蚂蟥从鞋缝往里钻,叮上就血流不止。”

  起早贪黑、忍饥挨饿更是常态。很多鸟隐藏在深山等人迹罕至的地方,抵达本就困难,为了不惊扰,还要做好隐蔽。“搭帐篷,头上扎着草和树枝,跟游击队似的。”在云南拍长尾鹩鹛,天不亮开始等,等了几个小时,终于看见了小鸟的踪影。“越是小的鸟,停留时间越短。”这一天,孙广成一共等到了它12秒,记录了这种濒危鸟类的俏丽模样。

  去重庆拍红腹角雉,让他和家人至今“心有余悸”。下着大雪,山上没有路,只能手脚并用往上爬。在西藏工作几十年,孙广成心脏不太好,等爬上去的时候已经接近昏厥,经过队友的抢救,在地上躺了一个多小时才缓过来。正迷糊的时候,听见队友小声说“出来了出来了”,老孙还是爬起来拍了两张照片,然后接着躺下。

  拍鸟要爱鸟 不惊扰是底线

  这么苦,为啥还要拍鸟?孙广成的答案是喜欢,从小就喜欢。“我爱这个世界,爱这些美丽的鸟。希望通过照片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鸟,了解它们,保护它们。”

  这些年人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观鸟、拍鸟的行列,这让老孙觉得很欣慰。但也有一些人为了拍摄不择手段,让他看不惯。“拍鸟首先要爱鸟,要懂鸟,不能为了拍摄伤害它们。”

  老孙自己的拍摄原则是不惊扰,不伤害。如果没法做到,就不拍。准备了很久去马拉西亚拍摄一种珍稀鸟类,镜头前发现成鸟在孵蛋。怕惊扰成鸟弃巢,孙广成悄悄收了相机。去河南拍红寿带,老鸟正在喂小鸟,画面那么好,怕打扰它们,他看了一会放弃了。“拍不到也没什么遗憾的,这些年放弃的也不少。”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文 鸟类图片均由孙广成拍摄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曹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