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皖美”安徽]安徽定远:绿色产业助发展 乡村振兴焕生机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小麦秸秆—双孢蘑菇—有机肥—小麦种植,一套完整的绿色农业循环产业链,不仅让农业废弃物秸秆得到了再利用,还可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100万元,带动8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日,记者随“皖美”安徽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高潮村的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在育菇车间,6层高的栽培架上布满了洁白鲜嫩的双孢蘑菇。“我们主要采用小麦秸秆和鸡粪育菇,蘑菇品质安全可靠,是真正的绿色放心食品。蘑菇出产后的废弃菌渣由当地政府成立的农业发展公司收购,制成有机肥又回到农田,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文武向记者介绍道,公司员工95%以上都是当地人,员工月工资不低于5000元。

  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面向长三角生产销售双孢蘑菇,2019年8月正式投产,年产达2万吨。可年消化5万吨小麦秸秆和2万吨鸡粪。据李文武透露,公司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和用工将扩大一倍。

  公司现已带动西卅店镇高潮、幸福、陈庄等三个贫困村配套建设了一个大型秸秆收储中心。目前,定远全县三分之一的乡镇实现了秸秆的综合利用。

  位于定远县西三店镇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近年来成功探索出适宜当地发展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该试验站由安徽农业大学与定远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的人才、科研优势,专门服务于定远及江淮分水岭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我们以种养结合的方式,每亩地可养15只羊,利用羊粪有机质持续改良土壤。我们种的果树和蔬菜也全部用羊粪施肥。”江淮分水岭综合实验站常务副站长陈家宏向记者介绍试验站推行的“草羊果蔬”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目前拥有草牧业、水稻、小麦、杂粮、猪禽、蔬菜、水产、果树、花卉苗木九个产业联盟。共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服务农业企业101家。

  “我们团队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合作培养出了新品种黄淮肉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据陈家宏介绍,试验站共引进优良绵山羊种质资源50多个、优良牧草品种30个。采用“试验站+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给贫困户发放培育的新品种黄淮肉用种羊77只,帮助12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为西卅店和二龙乡6个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增加40万元,2020年受益贫困户达176户498人,扶贫成效显著,并为江淮分水岭地区羊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定远县是滁州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惠民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和综合改革的试点试验区,正奋力实现“552”发展目标。预计到“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财政收入超50亿元,县域经济总量进入全省20强。(记者 汪应智 视频 盛佳玉)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