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淮北市多举措激活乡村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淮北市探索以党建引领、分类施策、创新机制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激活乡村治理效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治理强大合力。从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入手,让党组织在基层“挑大梁”,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及时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对不具备条件成立党组织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由镇包村干部、工作队员或村干部中的党员兼任党组织负责人,提倡党组织成员与村民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保证了党组织对基层自治的组织领导。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理事会,进一步规范自治流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截至目前,淮北市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3个。

  分类施策,高位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通过示范村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促进村庄改造连点、扩线、成片。在开放式村部的基础上,增加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服务内容,加强村民自我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有效衔接。目前,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覆盖一县三区33个镇(街道)的所有村(社区),服务量月均达5000余人次。围绕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事项,采取村民说事室、村(居)民议事会、社区民情民意恳谈会等协商形式,全面推进“阳光型”农村社区建设。

  创新机制,延伸乡村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创新构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为两翼的新型农村经营管理方式,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社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以石榴为主导产业的榴园社区,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和村社区,以灵枣为主导产业的黄营村,以葡萄为品牌的段园大庄村,以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秦楼、南山等一大批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农业园区承载型社区。

  来源: 淮北日报

  (责任编辑  刘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