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器人这一领域 安徽做到了中国第六 中国做到了全球第一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已居全球第一,安徽专利申请量全国第六,部分地区平均收入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经开区获悉,12日由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和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线上首发。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于振中发布蓝皮书

  区域专利申请分析图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已居全球第一

  12日上午,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部,蓝皮书正式线上发布。据介绍,蓝皮书从区域、资本、人才、专利及创新等五个维度对中国机器人产业进行剖析,研究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并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判断。

  根据工信部近期发布的《2020年1-12月机器人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12月累计生产工业机器人23.7万套,同比增长19.1%,创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单年产量最高纪录,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中,机器人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0年,在全民“战疫”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无人配送、防疫消杀等多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防控第一线,创新智能机器人及装备突显出科技的力量。

  蓝皮书显示,中国受理机器人相关专利总量已赶超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跃居全球第一。截至2019年底,中国受理机器人相关专利总量为162485件,占全球已公开的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总量的44%,已赶超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跃居全球第一。从中国受理机器人各分支技术的专利数量占比可看出,上游零部件专利申请量相对较多,达到37%。其中,控制系统和末端执行器相关专利占比较高,而减速器相关专利的申请量占比仅1%,可见减速器技术依然是制约中国机器人技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

  从国内看,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集中度较高,排名前五,均超过万件,申请总量合计占比达到全国的60%(数据截至2020年8月)。从区域看,国内机器人产业技术资源集中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跟这些区域的人力成本较高、机器换人需求较强有关。从专利申请人排名分析,我国机器人相关专利仍较多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从领域看,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在一些行业也取得了较大提升,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国产化率提升较为明显,3C行业略有提升。此外,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不断拓展,鞋服、日化等新兴行业需求日益显现。

  机器人产业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蓝皮书针对这一领域做了专项的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融资金额降幅远低于40%的国内全行业整体降幅,体现出一定的抗周期性,以及投资者对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的信心。分领域看,服务机器人依然是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55%;除各类工业机器人外,物流、医疗、教育娱乐和商业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热度较高。

  蓝皮书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化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投入仍要大量依赖政府资金支持,尚未完全进入到以企业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时期。

  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

  安徽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重要中心

  从具体分析看,中国机器人行业的研发和发展呈现区域集中特征。

  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区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最为成熟、产业体系最完善、产业规模最大的区域,具备从研发设计、生产采购再到营销售后整个产业链条。在全国省份专利申请量排名中,安徽专利申请总量位居第六位,截至蓝皮书出版时已接近1万件。

  从技术链条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机器人技术领先于全国,技术储备最多,高校及研究机构较为密集,涵盖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及应用的全生命周期。

  从空间链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以上海为核心,以江苏昆山、常州、安徽芜湖为重要中心,以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产业园运营配套成熟,设备设施齐全,利于区域性发展。

  从供应链和需求端看,长三角地区的工业企业数量在20万家以上,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类覆盖机器人生产所需的元器件、传感器、材料、电路电子、芯片、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以及算法等相关配套。

  在技术竞争力要素方面,上海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较早,人才结构完善、质量较高,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在机器人设计、开发领域积累深厚。江苏有东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从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和攻关。浙江有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在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安徽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在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工程等方面拥有优势资源。

  生产要素领域,人才方面,蓝皮书认为上海、浙江、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在全国平均收入方面处于第一梯队,具备较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政策,以及较为完备的人才激励和队伍建设思路。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孙友杰

  (责任编辑: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