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从不缺席 一顿暖心午餐背后的故事

  炒青菜、西兰花、一碗新鲜出锅的热乎饺子、再咪上几口清醇甜美的竹保健酒……1月30日,独居在新时代商业街的重度残疾人邱波笑脸盈盈,细细品尝,美美地吃了顿爱心午餐。他的身旁,是提供这份暖心服务的芜湖援通智能化养老中心工作人员和特意送来新年米油的三潭社区社工。此时的屋外,冬日的阳光正暖。

  父爱如山 潜心创作

  在三潭社区,56岁的邱波算是大家口中的一位“奇人”。他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疾病缠身,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多年来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取得了连新闻专业人士都钦羡的成绩。邱波认为,这些光鲜荣誉的背后,与父亲的照顾、支持密不可分。

  在邱波的印象中,父亲坚韧如山。在他3岁被确诊为小儿麻痹后,父亲没有轻言放弃,不停带着他到处求医问药,足迹踏遍安徽南北,可谓遍尝艰辛。父亲还不放弃对他的教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我背诵诗词,后来又送我上小学、初中。”后来,邱波喜欢阅读书籍,萌发了搞文学创作的念头。但这个想法,全家几乎都反对,还是父亲站出来给予了坚决的支持。在父亲的鼓励下,邱波开始了写作尤其是时事评论,不久一篇篇作品开始在各个报刊“露面”。起初邱波不会用电脑,每写完一篇文章,父亲都要规规整整地重新抄写一遍,然后跑到邮局邮寄,十几年如此。

  多年来,邱波的生活也是父亲照料,洗衣、做饭、洗澡、上厕所……父亲就像他的手他的脚,让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潜心创作。2007年邱波突发脑梗塞住院,老父亲更是朝夕陪伴左右,奔忙于医院与家中。“如果不是父亲几十年的细心照顾,我可能早就不在了,是父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邱波动情地说。

  山崩地裂 困扰破解

  去年11月底,一场意外,邱波的父亲不幸去世。父爱如山,这个噩耗也如同山崩地裂,让与父亲相依为命的邱波掉入无尽的深渊。难过伤心之余,下肢不便、终日坐在轮椅上的邱波更不知道未来一个人的日子该如何生活:家里装有无障碍设施,穿衣、洗漱、上厕所勉强慢慢弄还可以,可做饭够不到又有隐患也出不去买菜,这吃饭难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欣慰的是,正当邱波为此焦虑烦恼的时候,弋江区残联、中南街道三潭社区、爱心社会组织等送来了一波波温暖。起初,社区建议邱波可以住进养老院,有专人全方位照顾,安全放心,费用问题退休工资不够,街道可以再补贴。可居家住惯了的邱波很少接触陌生环境、陌生人,怕不适应拒绝了。为此,弋江区残联上门慰问、了解详细情况后,协调联系到志华爱心团队免费上门买菜、做饭。“团队的秘书长张玉倩亲自到我家来了几趟,做的饭菜软糯可口,非常感动!”。对此,邱波感激不尽。

  可长期依靠爱心团队无偿付出也不是长久之计,为此,三潭社区又将邱波的困境汇报到市民政局。虽然邱波还未到60岁,也不是低保户,可考虑到特殊情况,民政部门“特事特办”每月给邱波发放300元的补贴,由芜湖市援通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助老员提供特殊的居家养老服务。

  爱不缺席 照亮生活

  300元看起来不多,可在邱波看来,却解决了他的生活困扰,更暖了他的心。邱波介绍,他的牙、胃都不太好,一餐吃不了多少。有了这笔补贴,每周他会约好助老员根据他的口味做一次相对丰盛的饭菜,可以够他吃上三天。平时,他再通过外卖、自热饭、面包蛋糕等换换口味。不单单是做饭,有了这笔补贴,助老员还会帮他打扫卫生、清洗被单,各种“跑腿”。更让他感动的是,很多时候,有爱的助老员们还陪着他聊天,力所能及帮忙解决生活需求,比如修电脑、拷资料、自费送来热乎的饭菜等。

  临近春节,一个人生活、重度残疾的邱波也是援通助老团队和三潭社区特别关注和关爱的对象,大家还特意准备了一份惊喜。1月30日,记者上门采访时看到,三潭社区送来了双联系单位——弋江区投资发展部慰问的米油,助老员们一大早买了新鲜的荠菜肉馅和饺皮,免费包了近200个水饺。大家还义务将陈旧藏有污垢的卫生间、厨房清洗干净。“新年有新貌,过几天我们再来给您免费理发,清洗好被单,有什么新年需求邱叔尽管说!”一直追踪服务的助老工作者鲁晓苗一边陪着邱波唠嗑一边询问。

  如此真情,也让邱波感动又感恩。虽然失去了父亲这座大山,可绵绵不断的爱和温暖如同一缕缕阳光,照亮了未来的路,会激励他继续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全媒体记者 芮娟 文 许诚 摄)

  来源:芜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 程德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