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田变大田 效益大提升——六安市霍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侧记

  初冬时节,走进总投资2400多万元的六安市霍邱县花园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声隆隆,人头攒动,一片繁忙景象。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年节约水量约25万立方米。这只是该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六安市霍邱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总面积287万亩。2019年至2020年省级下达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别为13万亩和12万亩。目前,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己完成总工程量的70%,年底前可完成总工程量的85%以上。

  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该县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日常工作。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项规划、设计标准、工程建设、建后管护等事项,该县深入开展调研,结合县情实际,先后制订了农田建设项目库管理、项目评审管理、竣工验收等制度,制订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办法,建立健全了建后管护机制,为规范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县农业主管部门对项目乡镇实行每周调度制,并将调度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时,县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扶贫考评内容之一,实行月点评,对后进乡镇,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项目区乡镇主要负责人,并予以通报。

  “在选项时,优先考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突出的贫困地区,向重点贫困村重点倾斜。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11个乡镇25个行政村,其中覆盖贫困村6个,投入财政资金4500万元;在规划方面,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找准制约贫困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难点’和‘痛点’,坚持因地制宜、打破关键瓶颈,结合群众需求科学开展项目设计。不做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能够有效提升抵御灾害能力、显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实在项目。在建设时,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做好配套措施。”该县农业农村局项目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邵岗乡邵岗村以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和瓜蒌作为扶贫的主导产业,园区总面积800亩,围绕园区建设,投入资金360万元硬化田间道路1000米、渠道1800米、整修大塘5口及配套建筑物,有效解决了蔬菜种植用水和生产条件较差的难题;白莲乡白莲村以发展稻田虾、虾田稻为主导产业,重点投资80多万元开挖养殖沟渠3500米,解决了稻虾养殖用水等问题;彭塔乡高楼村以发展经果林为主导产业,重点投资350多万元新建渠系6775米,解决了丘陵地区经果业生产灌溉难题。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增强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后劲。

  在此基础上,今年,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新增耕地相结合。通过土地平整,“小田变大田”,拆除老宅基、回填废弃沟塘等措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花园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土地增减挂,拆除老宅基120处、危旧老房2800余间,实现新增耕地近1000亩。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曹庙镇元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27.2万元,财政投入136万元,实施高效节水滴灌项目。项目建成后,每亩可增加果蔬产量500公斤以上,新增效益240万元。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花园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怀德农耕文化园项目落地,将建设农耕博物馆、民俗风情馆等。同时,结合水系整治,建设三十里水景长廊、汲河垂钓中心等项目,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在三流乡稻虾养殖基地,记者看到,通过连续几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该乡稻虾养殖农田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路、渠、桥、涵、塘坝、提水站等农业基础设施齐全,为稻虾养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目前,全乡养殖规模达到7.5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70%以上,己发展稻虾养殖合作社19个,引导1500多户贫困户发展龙虾产业,亩均收入增加3000元左右,仅龙虾养殖一项全乡年增收16000万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全乡3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打造出“一乡一品”特色小镇。

  “整治后的农田,格田成方、路渠成网、旱涝保收、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区90%以上的土地都流转到农业开发公司、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体,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使得拆迁户有了稳定的劳务收入,让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该县县长段贤柱说。(张正武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徐有亭)

  来源:六安新闻网

  (责任编辑  刘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