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成功“首秀”

  12月17日,合肥供电公司首次应用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顺利完成10千伏线路的接火送电工作。据介绍,这也是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安徽电网中的“首秀”,对于我省不停电作业发展和电力检修技术进步都将起到重要示范与推动。

  当日上午9点半,在合肥市青翠路和莲花路附近的10千伏青翠路6号电杆处,巨大的黄色绝缘斗臂车停在路边。抬头望去,在约15米的高空处,身着全套绝缘服的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童中宇正熟练地操作着斗臂,精准地调整着位置进入带电区域。

  据工作负责人之一的张作盛介绍,当日的接火工作是为了服务合肥市明珠小学的用电增容需求。为了不影响师生们正常教学而采用带电作业方式进行。在过去至少需要停电1个小时以上,而今年将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升级。

  “今天是我们安徽电力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首次运用!”高空中,机器人展开机械臂,熟练“抓住”10千伏线路,轻轻一发力,内置的工具就将绝缘层顺利剥离。这时,工作人员将引线递交给机器人,它十分轻松地使用专用线夹,将其可靠地固定在主线路上。 在此过程中,张作盛全程仅使用一台PAD,就“远程”指挥着机器人的所有作业步骤。很快,一相线路的接火工作已顺利完成,其整个过程仅用时15分钟不到。

  带电作业完成城市配电网的升级、故障处置和接火,这并不少见,但利用机器人进行作业,这在全国都属于“尝鲜”阶段。在节约一半以上人力成本同时,其优点还有很多。

  据合肥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负责人宋光明介绍,本次试点运用是单臂人机协同机器人,具有体积小、操作简易等特点。其手臂长度达1.1米,远超过一般操作人员平均85厘米,可操作范围扩大近一倍。带电作业机器人3只“眼睛”可视范围近300度,哪怕晚间光线不足情况下也可以进行。

  “直接接触带电体的危险作业,高温、雨雪恶劣天气情况,劳动强度特别大的工作,都只需作业人员简单辅助,机器人就能‘完美胜任’,这带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提升显而易见。”宋光明说。

  至当日上午11点,经过1个半小时的带电作业,明珠小学的升级工作顺利完成。校园供电容量由过去的160千伏安升级为1600千伏安,今后师生们将在更好的环境中教学。

  本次安徽电力首次配网机器人不停电作业的成功实施,实现了本省相关技术发展“零的突破”。合肥供电公司将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拓展机器人作业范围,推动旁路作业、移动供电等综合不停电作业新技术应用,为市民带来更加放心电。

  截至今年12月中旬,2020全年合肥地区新用户不停电接火率达100%,共计完成不停电作业2297次,减少停电时户数15.26万时户。2021年起,合肥供电公司将正式在滨湖核心区、城市中心等A类区域试点,全面打造“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取消所有计划停电检修工作,进一步有效缩短停电时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李岩 文/摄

  (责任编辑 周西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