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淮北采煤塌陷区上的“新市民”

赵莉家小区环境赵莉家小区环境

  中安在线、安徽文明网、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又是一年隆冬时。

  晚上六七点,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周大庄村居民赵莉吃过晚饭,换上轻便服饰,和家人一起来到镇体育公园里散散步,整洁的环境伴着清新的空气,让人瞬间心情舒畅。

  1970年出生的赵莉在这片土地生活已有50年。过去,这里曾是淮北两大国有煤矿和新源热电公司的“主战场”,由于采煤速度太快,一些村庄多年来处于“未搬先塌”状态。煤炭行情最好的年景,这里聚集着10多万人口。随着煤矿企业的关停,这里也空了。不少人选择离开,还有不少人选择坚守。

  赵莉一家便是“塌陷区”坚守队伍中的一员。二十多年前,她和丈夫在镇上做着砖窑场生意,收入颇丰。2000年,她们家就率先盖上了一栋气派的小洋楼,外加一个四合院。可是刚住进新房不久,赵莉便发现,新房地基不断下沉,一到雨天水电就没有了。资源衰竭后,除了地面塌陷,五花八门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如果这里的矿厂全开的话,在街上走一小时,一挖鼻孔,全是黑的。一刮风,白衬衫变黑衬衫,空气中漂浮着浓浓的瓦斯味,噪音、污染让人无法忍受。

  于是,从2013年起,一个关系到全镇和矿社区在内共十万居民切身利益的决策开始酝酿。

北山村附近的山都绿了北山村附近的山都绿了

  ①“三颗定心丸”

  让采煤塌陷区居民全体搬迁,突破口在哪里?

  据刘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解决的是宅基地置换问题。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土地是“命根子”。特别是宅基地在很多农村村民心中堪称“传家宝”,这是规划塌陷区搬迁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刘桥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采用“依镇建村”新型搬迁模式,积极鼓励农民向镇区集中,统一建设塌陷搬迁安置区,塌陷搬迁安置区采用六层加阁楼及地下室的建设模式,同时设计建设商业用房、车库、公厕等配套设施,方便农民储藏农机器具、粮食等。

  第二个问题,搬迁无疑是塌陷区居民最难迈出的坎儿。

  采煤塌陷区上坚守至今的居民大多从事与煤电相关的工作,还有的以土地为生是农民。土地没了,工作怎么办?生计从何来?一下子从老宅搬出去,很多人恋旧,感情上也接受不了,这些都给搬迁工作带来阻力。

  怎么办?

  为了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镇里结合产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特点,加强小老板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2019来,新增小老板150多个。镇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引进规模企业31家,实现新增就业岗位3500个。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商贸服务、信息服务和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餐饮、旅游、家政、养老、健康和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

周大庄村体育公园周大庄村体育公园

  第三个问题,村民们如何购买这些新建小区?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刘桥镇采用统建的方式,搬迁群众不需要个人出资,便可分配到人均30平米的住房。如果是6楼,还送阁楼,约50平米。

  以赵莉家为例,她共有三个儿子,分别已经成家立业。按照人员分配,她家可以分到240平米的住宅,如果想买大一点的房子,多出来的面积可以按照1400元一平米成本价自费购买。

  三颗“定心丸”顺利解决了一大批塌陷区居民的安居问题,在刘桥镇新区,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道路硬化、自来水燃气户户通……加快了采煤塌陷区改变的步伐。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村民活动场所应有尽有,刘伶公园、体育公园建成使用,凤栖湖生态公园还在建设。2017年,作为皖北最早摘得“全国文明镇”荣誉称号的刘桥镇再获“安徽省森林城镇”“安徽省自行车运动小镇”等称号。

  120平米敞亮的三室两厅,家具家电配套设施齐全,儿孙都住在一个小区,比城里的社区环境还优雅干净……谈及现在的生活环境,赵莉感慨说道,“家门口通上了公交车,到县城逛街也就15分钟,生活方便多了!我们现在也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了!”在周大庄村采访时,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和赵莉一样朴实的话语。

  ②四种解法

  村子还是这个村子,邻居还是这些邻居。

  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周大庄村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折射的是安徽省两淮矿区的这样一个事实:

  近年来,皖北六市已形成129处塌陷区及影响区域,面积达100.52万亩,其中仅淮北市就累计塌陷土地35.3万亩,失地农民达30万人。塌陷区内,耕地急剧减少,房屋道路开裂,生态环境恶化,群众难以安居,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淮北建市近60年来累计开采煤炭10亿多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特别是采煤塌陷区面积大、分布广,又成为城市最深“伤疤”、发展最重“难题”和民生最大“痛点”。2009年,淮北市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近年来,淮北做优“服务人”的文章,着力破解塌陷区域不一安置难题,有效引导塌陷村庄搬迁,最大限度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给出了多种解决办法,安置了20多万居民。其中,濉溪县刘桥镇便是“依镇建村型”治理典范。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搬迁群众需求统一规划新村,刘桥镇投资8.5亿元、占地850亩,建成51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楼154栋,安置5个行政村1.8万村民,小区水、电、气、宽带、闭路电视五通,社区服务中心、公厕、垃圾处理站等配套设施齐全。

  有的按照“城郊社区型”安置,如相山区近郊光明、代庄等6个塌陷村庄,投资约5.7亿元,按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标准,新建6层农民新村108栋,占地465亩,安置群众1.2万人,失地农民实现安居梦。

  有的按照“矿村结合型”安置,如濉溪县依托袁店煤矿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优质资源,把五沟镇、临涣镇两镇8个搬迁自然庄向矿区集中,地矿合作迁建新村—北湖南村,安置群众3000余人。

  还有的按照“中心集聚型”安置,如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依托下柳园村,实行小村并大村,将194户、778名村民搬进集中规划建设的22幢新居,配套建设学校、超市、浴池、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指数。濉溪县南坪镇东雷、西雷、任家等7个塌陷村庄合并建设二层住宅近1000户,占地695亩,安置群众4400人。

  四种方案分门别类,因地制宜,看似定居,实则让群众安居。

乾隆湖乾隆湖

  ③恢复生机

  自上世纪80年代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以采煤塌陷区治理为突破口,着眼于把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财富,探索形成“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综合治理模式,找到一把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50多亿元,综合治理塌陷地19.8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75个,妥善解决了10多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2019年,淮北市获中华环境优秀奖。

  走在淮北市区采访,感受更为真切——

  记者漫步相城街头,各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绚烂多彩。在绿色的掩映下,古老而现代的相城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绿色、干净,成为淮北人心头跳动的音符。

  可是,你知道吗?在淮北主城区,高达100米、总层高21层的淮北矿业集团新办公大楼,居然是在煤矿采空区上建成的?而附近的温哥华城小区,占地3000余亩,生活基础完善,诗意地就像公园,居然也是采煤塌陷区填充造地的杰作?

  再次恢复生机的土地上,市职教园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淮海实业集团、天一中学、隋唐运河古镇……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在淮北落地建成,填补了国内煤矿老采空区上方建设高层建筑物的空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用地,还为尽量减少塌陷区提供了新思路,让采而不塌成为现实。

南湖公园南湖公园

  碳谷湖、绿金湖、南湖……一个个因采煤塌陷陆续形成的连片塌陷水面,如今已经变成了风光旖旎的生态公园。矿山博物馆、长堤映山、湖心岛屿……一个个核心景点与水天一色的湖面构成了一幅虚实结合的山水园林景观。

  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华环境优秀奖、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一个个荣誉镌刻着岁月的年轮,记录着奋斗的脚步。

  从一个包裹在煤灰和粉尘里的典型煤都,发展成山水相依、绿色相宜的生态绿都,“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这样一幅生态美景对淮北市民来说已经从梦想变成现实。

绿金公园绿金公园

  ④三个细节

  作为资源型城市,淮北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工作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果,并非一日之功,背后有着常人所不能体会的艰辛和难以克服的心理压力,未来更是任重道远。

  透过三十年轰轰烈烈的治理大潮,淮北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工作有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更让人深思。

相山公园相山公园

  第一个细节:深深浅浅几十年,人民利益放最前。“老淮北”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烟雾漫天、尘土飞扬的景象,从天上“黑锅盖”到地上“黑河流”,城市的主要色调便是和煤炭一样的“黑色”。采煤塌陷不仅带来生态环境的创伤,也成为制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和民生保障等工作的“痛点”。“抚平城市伤疤,再造秀美生态”是淮北的实际行动,也是淮北铿锵有力的回答。但在这样艰难的经济形势下,淮北依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档定位,最大限度保护几十万失地农民的利益。当下的濉溪县刘桥镇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如此夺目的光环和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从何而来?从棚户到楼房,从“忧居”到宜居,从千千万万棚户区家庭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中而来。

  第二个细节:接力探索不间断,一任接着一任干。淮北建市60年,但是采煤塌陷区治理时间长达30多年。因为淮北历任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没有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空间。他们取长补短,接力探索,一任接着一任干,为推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提供更多“淮北实践”,直到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生态修复的满意答卷。在淮北采访时,淮北市林业局局长陶士军向记者说了这样一个细节,过去背着包爬山植树是“老淮北人”生活的日常。可是作为皖北人,为何会对“种树”这样执着?为何一定要在这石质山上种出森林?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的大潮中,规模并不大的淮北林业局依然被保留。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特别的信号。正是靠着淮北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如今,淮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43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对居住区的覆盖率为80.5%。

  第三个细节:说话少干活多,多年努力一朝梦圆。记者采访时,当地政府部门还告诉我们,现在外地人来淮北能吃的可不仅是地锅鸡和水烙馍了,一年四季还有鱼吃,煤炭塌陷区上栽种的“大庄牌”葡萄畅销广东、上海等全国十多个省市,有的地方甚至以种葡萄、石榴为当地支柱产业。可以说依山傍水,花果飘香,“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多年来,正是靠着“铁人精神”“愚公精神”“煤炭精神”的力量支撑,凭借着这些事倍功半的“土办法”和“笨办法”,推动了淮北经济和生态发展朝着新时代转型升级发展。这应该是宋楚大地千年浩荡文化内涵和淮北建市六十年筚路蓝缕城市品格的一个缩影。

  一路走来,这座城市用“变”与“不变”,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而又硕果累累的发展之路。淮北采煤塌陷区居民搬迁治理经验法,或许能给很多煤炭工业城市转型一点启迪。(记者 顾继月 陈欣然 张弓 符秀云 严鹏 张旭 赵天祥) 

  责任编辑:刘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