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位产业量质齐升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十三五”时期安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位于高新区安徽威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全媒体记者 江胜 通讯员 陈嵩 摄位于高新区安徽威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全媒体记者 江胜 通讯员 陈嵩 摄

  “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前,中央对“十三五”时期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提出明确要求。

  5年里,安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首位产业发展为抓手,谋篇布局,妙手落子,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加速向更高质量发展奔跑。

  5年间,安庆推动要素资源、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首位产业倾斜,日本爱信、荷兰IGM、富士康、江淮新能源、振宜汽车等一批首位产业优质项目落地开花;

  5年间,全市已有化工新材料等10个首位产业突破百亿,工业首位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50%;

  5年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安庆工业量质齐升。“十三五”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加速增长,年均增幅8.3%,总量居全省第四位;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5%……

  回眸“十三五”,曾经的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老三篇”早已“翻篇”,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竞相绽放、生机勃勃的生动局面。安庆的产业版图已经重构、产业格局加速重塑、新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产业格局加速重塑

  首位产业打下“半壁江山”

  面对“十三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安庆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不足仍然是安庆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聚焦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推动首位产业“首位发展”,提升安庆产业、安庆企业、安庆产品在整体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位置,构建推动安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号令一出,千帆竞发。

  2018年开始,我市连续三年印发加快首位产业的实施方案,持续实施包括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支专家顾问团队、一个招商行动计划、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研发体系等的首位产业“十个一”工程,推动要素资源、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首位产业倾斜,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几年来,我市各地注重“立足现有”与“无中生有”相结合,坚持发展首位产业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与扶持本土企业“两手抓”,逐渐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工医药、食品产业、纺织服装等为主的首位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一批产业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品牌影响力较强,龙头企业引领发展、骨干企业竞相发展、产业链配套集群化发展的首位产业发展模式。

  曾经,石化“一枝独秀”,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安庆产业发展的印象。

  而现在,打开安庆产业版图,已然是一幅百花齐放、“新花”怒放的景象:

  依托江淮、奇瑞、福田等整车企业及爱信、智租科技、特莱电等配套企业,安庆经开区正在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汽车生态圈和长三角地区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随着世界500强荷兰IGM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国内领先企业中玺新材料等入驻,新材料产业集聚度超90%,山口片正在集聚一批高端化工、精细化工企业和医药产业,安庆高新区正在朝全国一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阔步前进;

  以金张科技为龙头,集友、富印、华强、盛亚、方舟、联邦、科诚等骨干生产企业为主体,以赛迈特、达名欣、川马、翰视等延链企业为补充,太湖县功能膜“首位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正在奋力打造中国“膜都”;

  还有桐城的智能制造、望江和宿松的纺织服装、迎江现代服务业等等集聚发展、强势崛起……

  据统计,2018年以来,我市首位产业集群化加速发展,10个首位产业营收已经突破百亿元,首位产业(工业)产值占比已突破50%,较2018年提高4.5个百分点。各地首位产业的“雁阵”越来越大。在动能转换中,安庆经济发展新的四梁八柱已经成形。

  围绕“三重一创”,我市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安庆高新区成功列入全省化工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太湖功能膜新材料列入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桐城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及服务等2个项目列入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十三五”以来,安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9%,全市战新企业较2016年增加17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5%。

  质量效益加速提升

  产业提档迈入“智造”时代

  今年8月29日,投资85.86亿元的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正式动土开工。“十三五”时期一直在谋划的这个重大项目,将降低安庆石化成品油产量,最大限度增产轻质烯烃和芳烃原料,推动其由传统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变,同时将带动一批中高端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及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助力安庆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而在安徽华茂,过去五年的转型升级一刻也没停止。“我们在行业中首次实现了单纱质量信息的智能追溯与控制,站在车头这里一眼望过去,就能知道哪个管纱出现问题。”华茂八分厂副厂长孙善标说。“十三五”期间,作为华茂转型升级的重要项目,15万锭新型纺纱智能化改造项目投入生产。这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智能纺纱项目。

  这只是安庆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过去五年,我市每年出台加快工业发展政策,从企业稳产增产、降本增效、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四个方面支持企业发展,2019年扶持资金达到3亿元;每年滚动实施100个亿元以上工业重点技改项目,推动企业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调整产品结构;通过内培、外引、重组等手段,紧盯安庆石化、江汽、曙光等龙头企业,延伸壮大产业链条……

  “十三五”以来,安庆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4.7%,总量居全省前列。

  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安庆超前谋划,为智能制造加码。

  五年来,每年制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计划,加快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环新集团、华茂集团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7个,数字化车间28个。

  五年来,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全市“登云”企业超过1000家。

  五年来,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1家、36家。

  安庆还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编制5G网络建设专项规划的城市,按照规划,安庆市区三年内将建设5G站点5163个;投资5亿元、能够提供3000个服务器机架能力的安徽安庆“云谷”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皖西南最大的云计算中心;作为中国电信与华为公司在地市层面合作的全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庆“工业大脑”已经投入试运行……

  安庆推动制造向“智造”迈进,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智造”升级,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今年6月份环新集团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智慧工厂”正式运行,成为全省首个5G“智慧工厂”。由于智能制造带来的效率提升,今年1至8月份,该公司销售额达到3.51亿元,同比增长13.5%;净利润达到0.77亿元,同比增长67%。

  技改+智改,也让“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质量提高、效益提升。五年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由2016年的1676户提升到2019年的1758户;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16年的308.48%提升到2019年的332.77%。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服务“暖环境”支撑经济“硬实力”

  在安庆申请开办一家企业,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8小时。

  今年6月,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费用、减时间”等措施,我市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8小时办结。申请人只需准备好申请表、住所证明、公司章程和人员任职文件,就能轻松完成相关手续,即便节假日也可以预约办理,一个工作日就能开办企业。

  而在此之前,申请开办企业至少要3天时间。针对开办企业环节多、效率低、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我市通过设立综合窗口、升级企业开办系统、打通数据端口、制定统一标准、简化优化流程、提升工作效能等措施,打通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社、公积金、银行等六家部门数据壁垒,探索出优化企业开办工作的创新做法,实现了企业开办“8小时办结”。

  这只是“十三五”期间安庆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五年来,我市通过政策扶持、放管服改革、“双四”行动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五年来,我市建立以工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外经贸、人才、金融为配套的“4+x”政策体系,2016年以来,每年兑现“4+x”产业扶持资金近10亿元。

  五年来,我市落实减税降费,严格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增值税改革、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超过130亿元。

  五年来,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总量居全省前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5个工作日;市级审批项目由357项减少到141项、涉企收费项目由252项减少到50项。

  五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四督四保四送一服“双四”行动,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

  五年来,我市强化金融支持,设立同安产业招商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等多支市级产业基金,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提供强力资本支持;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企业融资便利度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落实企业“宁静生产日”制度……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让安庆成为一方投资沃土。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设立企业12030户,同比增长29%。

  蓄势谋突破,深耕待春来。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一路前行,在未来征途中,安庆必将谱写出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全媒体记者 江月)

  来源:安庆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