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基层治理体系 助力实施乡村振兴

  “基层干部能力高低,决定了乡村未来能否快速实现振兴。”全省选派干部优秀标兵、望江县赛口镇党委书记范结友建议,“十四五”期间,要积极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奠定较好的基础。

  “社会治理,既包含了自上而下的管理,又包含了自下而上的自治,这种关系的最佳状态即为善治,需要全域覆盖、全员参与的法治、德治、自治融合。”范结友说,善治的过程是一个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过程,需要广泛动员各类群众、各类组织、乡贤能人积极参与、紧密互动,需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切实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从而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的有效统一。

  范结友说,当前农村党组织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一是村级规模大、工作任务重、干部职数少,加之脱贫攻坚、防火防汛、信访维稳等,检查多、表格多,使得村干部少有时间下组入户,难以兼顾每个片区、每个屋场;二是不少村干、尤其是书记,住在镇上甚至县城,开着小车来上班、下班后一溜烟走了,脱产化现象较多,跟群众的距离拉远了,感情也淡了;三是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失衡,导致有的村党支部组织涣散、权威削弱,难以适应当前乡村发展的需要;四是有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导致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动员能力不足等。这些都成为了当前制约农村党组织治理能力提升的关卡。

  “当下,乡村传统德治弱化、法治作用发挥不够,尤其村民自治制度落实不力,使得乡村善治之路任重而道远。”范结友说,有的村忽视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广大群众对基层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有的村村民组长工资待遇没有保障,组长没人愿意当,有的是抓阄、有的是推磨转圈,导致组内事物无人问津、群众诉求上传下达不及时;有的村村民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不高,一些理事会形同虚设。

  范结友建议,“十四五”乡村振兴过程中,全市要高度重视基层治理。要抓好班子、带强队伍,重视和加强村民组长队伍建设,解决有人来振兴乡村的问题,尤其要坚持运用民主集中制,将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分解;要培育产业、壮大经济,解决有钱来振兴乡村的问题;要保护环境、加大投入,解决用什么来振兴乡村的问题,尤其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身乡村振兴;要招商引资、融合三产,解决怎样振兴乡村的问题。(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来源:安庆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