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的吸管杯竟“藏污纳垢” 你家的孩子也用吗

  前段时间,市民唐女士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图片,恶心到了大家:原来,孩子的吸管杯坏了,唐女士把零部件拆开,看看能否修好。不拆不知道,一拆吓一跳。吸管杯零件拆开时,里面飘出一股霉味,在平时看不到的缝隙和角落里,淤积着一层滑滑的黑色物质。

  水杯这种东西,孩子每天都要使用很多次,尤其在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安全,老师要求学生自带水杯上学。唐女士每天也会给水杯里里外外清洗一遍,可从未拆开吸管零件清洗过,如今拆开一看,这每天都清洗的水杯,怎么会这么脏。看到唐女士的朋友圈,有网友专门把孩子使用了多年的水杯防漏装置打开来看,果不其然,里面长着黑色的霉菌。每天都会认真地把杯子洗一遍,为什么还会这么脏呢?有人解释,这是因为,宝宝喝完水后,水渍滞留在水杯角落里,如吸管内壁、阀门、橡胶圈、杯盖以及各种零件连接处,长期潮湿的环境,成为细菌们的“温床”,除了白开水,有的家长还会用杯子给孩子装牛奶、果汁,这些饮料在杯子内残留得不到彻底清洗,就会滋生各种细菌。

  吸管杯如何洗才算干净?

  霉菌喜欢潮湿的环境,只要把杯子内的零件清洗晾干就行,想要消毒就用开水烫烫。儿童水杯、吸管杯究竟要怎么清洗才算干净?采访中,淮河晨刊记者咨询到在蚌埠市经营杯具批发生意的罗先生。“消费者在购买吸管杯时,可以找商家索要洗杯用具或从网上购买,最好用专业的吸管杯刷来清洗吸管杯。”吸管杯刷,是一种非常细小的杯刷,可以直接插入吸管中,用杯刷外的毛对吸管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洗刷。“在洗吸管杯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吸管、防漏阀、吸管杯盖这三个容易藏灰的地方,这些地方较为细小,最需要专门的吸管杯刷来清洗。”现场演示中,记者拿出一只使用了若干年的儿童吸管杯,将吸管处零件拆下,一层层黄色滑腻的物质附着在带有弹簧的零件上。洗刷后,吸管出现明显变化,原本发黄的吸管,变为透明色,滑腻的手感没了,一些不常打开的小零件也显露出原本的颜色。“除了吸管,儿童杯的防漏阀和小零件、杯盖以及带有重力球的杯子,都可以用吸管杯刷进行清洗。”

  在购买吸管杯时,也要选择好拆卸、易清洗,透明一览无余的杯子。定期将杯子拆卸下来,进行高温消毒,洗净后将零部件上的水用力甩干净,等所有零件彻底晾干再进行组装。儿童使用的杯子,还要注意避免一杯多用。“尽量不要用吸管杯喝果汁等浓稠的液体,否则会比较难洗,用于喝奶或喝果汁的杯子,最好使用易清洗的敞口杯。”此外,杯子用好要赶紧洗干净,不要放置太长时间,定期使用清洗液或高温开水拆杯消毒。不仅仅是吸管杯,鸭嘴杯、保温杯、敞口杯、奶瓶等等各种杯子都一样要“伺候”。

  不止吸管杯 这些常用品也容易“藏污纳垢”

  除了杯子,还有一些孩子经常入口的东西,拆开来也是吓人一跳。家住淮上区国购广场的涂女士说,除了儿童杯子,一些玩具也存在这种现象。“孩子小的时候,喜欢玩牙胶,没事就爱放嘴里咬,为了保持玩具的卫生,我们也会定期把牙胶这种玩具放进开水里消毒。”可让涂女士想不到的是,有一次她发现儿子的牙胶里有个小孔,还不时从小孔里冒出黑色的水。为了搞清楚玩具里的黑色水渍是什么,涂女士把儿子的牙胶打开,发现牙胶内沾满了潮湿的黑色霉菌,看起来十分恶心。从此以后,涂女士便很少再给孩子买类似牙胶的玩具,或者只买实心牙胶,不再考虑带有气孔的牙胶玩具。

  还有哪些常用品容易滋生细菌,或有些让你看不见的“藏污纳垢”之处?采访中,记者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网友留言纷纷。“还有孩子小时候吃辅食用的‘咬咬袋’,这种东西难清洗,买来就是鸡肋。”有网友说,宝宝七八个月的时候,很多新手妈妈会入坑咬咬袋,方便宝宝吃水果。“网上就有,价格便宜,样式种类也很多,不少家庭买了之后用不了几次就放在家里不再使用。”该网友表示,咬咬袋是硅胶制作的网袋,把食物盛装在袋内给孩子使用,可防止大颗粒食物进入婴儿口中,堵塞气管。由于是直接上嘴啃的,口水、果汁、果肉都会残留在这个网兜上,网兜部粘上果肉很难清洗,塑料部分的连接处也不好洗。时间久了,内部容易发霉。

  还有孩子们最爱的毛绒玩具,不仅有卫生不达标的,还有易引起过敏的。刘女士给孩子从网上花十几元钱买的毛绒玩具,孩子每天爱不释手抱在怀里,还时不时放在口中。然而刘女士发现,孩子经常放在嘴里的毛绒玩具,时间长了,不仅外面的布料变了色,就连里面的填充物也慢慢变成了灰色,填充物发生霉变,逐渐从灰色变成黑色。“除了安抚玩具,安抚奶嘴也一样,上面可能有宝宝的口水、奶渍,不及时清洗,很容易滋生细菌。”

  细菌无处不在,孩子随手捡起的一片树叶,用嘴舔一舔,就会吃进种类繁多的细菌,免疫力正常的宝宝,可以抵抗这种少量的、偶发的细菌,但对细菌或霉菌敏感的宝宝,就容易出现鼻塞、气喘、眼睛发痒等症状,接触太多霉菌,还可能导致腹泻、呕吐等,在对孩子经常入口的常用品上,家长还是需要多留意一番,细心一些,方可避免孩子减少感染细菌。记者 曹梦晴

  来源:蚌埠新闻网

  (责任编辑 王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