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 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

美丽乡村官庄村村貌。 通讯员 段余根 朱礼普 摄美丽乡村官庄村村貌。 通讯员 段余根 朱礼普 摄

  深山里开烧烤店,节假日高峰期日接待顾客过百人。国庆期间,潜山市官庄镇官庄村烧烤店老板余本根十分忙碌。“想干就干,不想干背上挎包,就去天南和地北。”农民出生的余本根,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5年,随着乡村游开发深入推进,偏居深山无人问的官庄,如今成了安庆市境内有名的旅游村,先后摘得“中国美丽田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6块国字号殊荣,年均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

  回眸“十三五”,安庆市克服洪涝、干旱等不利因素,始终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全力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

  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底的9854.2元增长为14347元,年均增速超9%。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不牢,地动山摇。过去5年,安庆市始终对农业“高看一眼”,连续出台现代农业奖补政策,突出做好稳粮保供工作。截至2019年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6万亩,粮食总产194.6万吨;蔬菜总产143.9万吨;肉蛋总产约50万吨;水产品总产30.6万吨。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实现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持续保持自给有余。

  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是根本路径。过去5年,安庆市始终抓住产业化这个“牛鼻子”,全力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截至2019年底,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85家,其中市级以上480家、省级以上104家、国家级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96家,其中市级示范社447家、省级123家、国家级43家;家庭农场6620家,其中市级示范农场410家、省级200家。

  得益于产业化发展,全市各地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桐城水禽已成规模,年产鸭蛋8500吨,总产值已达8亿元;怀宁蓝莓已成气候,种植面积5.5万亩,产业化企业146家,加工各类产品6400吨、接待采摘游客60万人次、综合产值18亿元;潜山因瓜蒌产业成功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瓜蒌种苗供应基地和瓜蒌籽集散地;宿松油茶面积达15万亩,产值2.3亿元;望江发展稻鸭共生、稻虾连作,拥有绿色稻米面积44.8万亩,产量31.1万吨、总产值26.5亿元。

  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是基础。过去5年,安庆市始终高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8%;种养业主导品种良种覆盖率90%以上;“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296个;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截至目前,已培育桐城鸿润、霞珍、青草香、望江联河、怀宁稼仙、岳西良奇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3个,培育岳西翠兰、太湖黄牛、六白猪、岳西黑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个,培育天柱山瓜蒌籽、怀宁贡糕、岳西茭白、桐城小花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

  过去5年,安庆市还着力打造各类农业园区,致力实现“农业+”融合发展。截至2019年底,现代农业园区达到50个,带动3万多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营业额10万元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497家,其中国家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8个、省级23个;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总收入65.5亿元,受益农户超7.6万户。

  过去5年,安庆市还积极搭建平台,借助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安庆(上海)名优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作用,主动让农业融入长三角,提升安庆名优农产品在沪苏浙地区市场份额,扩大安庆名优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改善

  水泥道路贯村庄,青山绿水绕白墙。丹桂飘香的季节,走在宜秀区杨桥镇螺山村内,只觉往昔连片的残旧土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悄然铺开的宜居宜游画卷。

  螺山,曾是宜秀区内“路途最远、难度最大、问题最多、困难最深”的“四最”贫困村。5年来,该村通过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实现了人脱贫、村出列,村庄靓丽、生态宜居。“不光要脱贫、景美,更要让村庄留得住乡愁。”该村党总支书记王义胜说。

  不止螺山,5年来,安庆市立足脱贫攻坚,在广大农村开展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畜禽粪污利用、村庄规划提升“三大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丽新家园,使得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改善。

  过去5年,安庆市加快提升村庄规划建设和村容村貌,完成931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共计18万户;10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余下的11个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农村水环境治理被纳入河湖长制日常管理;城乡环卫实现一体化作业,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0%;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

  过去5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了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仅2019年,各地就清理村内塘沟2万个,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及积存垃圾30万吨,清理乱搭乱建5万户,清理废旧广告牌4万个,清理无功能建筑150万平方米。纳入考核的1162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毁古建筑,做好含山纳水、显山露水、依山傍水文章,千方百计确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过去5年,安庆市积极打造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1127个,其中省级644个、市级145个、县级338个。

  过去5年,安庆市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发放土地确权登记证99.56万本,涉及面积433.38万亩;1444个村(居)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量化农村集体资产26.95亿元。

  “三农”短板需要逐步补齐

  回顾过往,是为了谋划未来。过去5年,安庆市农业农村有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实现了稳步提升,但是“三农”短板依然存在。

  “首先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不高。”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其次是要素保障制约明显,最突出的是“人、地、钱”问题,农业科技人员力量薄弱,规模养殖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难,民营资本、工商资本下乡投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意愿和能动性还不够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还要进一步完善。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认为,未来安庆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突出五个“做”。一是做强,稳定粮油、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产能。二是做特,以安庆资源禀赋为依托,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油茶、瓜蒌、蓝莓、生态养殖等特色种养,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优势区,做精乡村特色产业。三是做深,推进深加工,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加工产值达百亿以上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四是做长,延长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与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康养服务业、信息化产业等高度融合,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环环相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做名,提高安庆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过去5年,岳西县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给全市创出了样板,培育出了符合该县县情的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三大农业特色产业。茶叶方面,2019年该县茶园面积17.4万亩、占全市三分之一,茶叶产量5910吨、占全市42.3%,产值18.68亿元、占全市43.1%;岳西翠兰品牌价值达19.19亿元;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蚕桑方面,2019年该县桑园面积7.5万亩、占全市69.4%,鲜茧产量4239吨、占全市68%,桑蚕发种量、产茧量、总产值等主要指标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蔬菜方面,2019年该县播种面积22.37万亩、占全市近五分之一,产量31.88万吨、占全市22%,被认定为中国茭白之乡、中国绿色果菜之乡。(记者 沈永亮)

  来源:安庆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兴晴)